3148 期 / 第8版:致富经
点石成“金” 返乡农民年入30万

鹅卵石随处可见,有价值吗?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白马村返乡农民曹进明家中,只见他在打孔机、打磨机等机器的帮助下,将一个个鹅卵石雕琢成花盆、鱼缸、烟缸、砚台和笔筒等工艺品,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

据曹进明介绍,这些平平无奇的鹅卵石,一年给他带来了30余万元的收入。

听来的生意经

20165月,曹进明到广东省韶关市出差,亲眼目睹了工人将石头加工成花盆等工艺品的全过程,尤其是当他了解到这些石头工艺品不仅畅销国内外市场,而且价格竟然高达几十至上千元后,心动不已。他还发现,韶关这家公司生产的石头工艺品因石头本身无花纹,整体色调显得呆板。该公司负责人也直言:“如果用金色‘长江石’就好了,因为‘长江石’本身就带有不同的美丽花纹,打造出来那才叫漂亮。”

“我家就在长江边,为何不把天然的‘长江石’利用起来制作成工艺品呢?说不定还能带富一方百姓。”曹进明心想。20187月,经过对国内外石头工艺品市场进行调查后,曹进明毅然返回泸州老家,投资30余万元够买了加工机具和几吨长江鹅卵石,开始了石头花盆、石头鱼缸、石头烟缸和石头墨盘等工艺品的精雕细琢。

要把一个鹅卵石雕琢成精美的石头工艺品,石头的挑选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仅要考量石头的材质是否可以打孔,也要精挑细选那些造型、颜色都独具美感的石头。“这些鹅卵石经过机器打孔、凿芯以及打磨、雕琢和抛光等看似简单的程序就能成型,其实过程也并非说起来这么简单。”曹进明说,除了石头的选料工序外,还需要切底、画线、钻孔、切边、修边、雕琢、打磨、抛光等10余道工序。“不过由于每一块石头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和颜色,原本就呈现着古朴之美,所以加工时最大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技,尽量保持石头原有的形状。”曹进明告诉笔者。

产品备受追捧

长江鹅卵石颜色丰富,质地细腻,加工出来的花盆、鱼缸、烟缸和茶盘、墨盘、笔筒等工艺品,不仅外观自然且形态古朴、精致,一投入市场,就备受追捧。现在,曹进明和他的两个工人及周边村民每天加工的 120 个石头工艺品都早早被人预订,部分客人还上门定制。

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购买者直观地感受到石头花盆的别样魅力,曹进明在售卖石头花盆时,还将附送的一些花草植进盆里,立刻让原本就形态各异的鹅卵石充满生机,完美的自然组合吸引了更多人眼球。

“现在人们都追求天然,崇尚环保,因此市场会越来越大。目前,我正与泸州一家外贸公司商谈合作事宜。如果‘牵手’成功,我的这些石头花盆、石头鱼缸、石头笔筒等工艺品,还将直销中东地区。”曹进明说,石头花盆等工艺品小巧玲珑,外观自然古朴,且形状各异,加之吸水透气,植物栽上后也容易成活。

为了满足更多人对鹅卵石工艺品的需求,曹进明从去年开始就由自己作坊粗加工,然后将粗加工的鹅卵石产品交给周边村民进行精打细磨,在提高自己加工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代加工的几个村民每月下来都有4000余元的收入,曹进明每月也有3万余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高达30余万元。“随着加工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和村民定将获得更高回报。”曹进明自信满满地说。(彭志勇 涂锐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