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5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成立


本报讯 1215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主办的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第五届天府脑科学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杨昕,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郞锦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何满西,以及来自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科院心理所、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脑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论坛,共同论道脑——信息交叉的发展战略,以此助推我国脑信息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也在论坛上揭牌成立,电子科大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尧德中教授为研究院首任院长。

“未来,在每个家庭,智能机器人将是标配,如果按照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去设计,将面临很多挑战。目前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完成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而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计算机却无法完成,因为它没有应变能力。”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施路平在发表题为《类脑计算及系统》的演讲时认为,类脑计算研究借鉴脑科学的基本原理,发展一个新的计算系统,和现有计算机系统融合,将帮助大家照顾小孩、老人,帮助小孩成长,显著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以脑认知原理为主体,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重大疾病诊治为两翼,以此搭建关键技术平台,将抢占我国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王晓民在发表题为《中国脑计划与脑重大疾病研究战略的思考》的演讲时则认为,人工智能产品、脑疾病的防治等,都属于相辅相成的一个体系。王晓民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脑疾病的药物靶点与诊断试剂,脑成像、脑扫描、脑分析等技术装备,类脑芯片、语音计算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方面都会取得更大的突破,除了工业制造和生活服务之外,人工智能会在更多领域造福人类。”同时,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心理学与脑科学研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以此促进我国脑科学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脑科学、脑健康和类脑智能产业的发展,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在川从事脑科学、脑疾病和类脑智能技术的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共同成立了“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该研究院的成立,是四川省政府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院将整合、共建、研发科研装备,共建世界水平的脑成像中心;营造创新科学氛围,聚集国际高端人才,建成国际顶级脑科学中心;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类脑智能技术进步。同时,统筹协调、指导我省各相关单位及科研院所开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攻关、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咨询服务、成果发布与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促进我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发展,推动我省建设科技强省和西部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