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元市苍溪县1.2万亩油橄榄迎来丰收。万亩橄榄树枝繁叶茂,果实缀满枝头,采摘工人穿梭林间采收“绿色财富”,研学学生体验农耕智慧,智能化加工车间里鲜果快速变为高端油品,共同勾勒出“采收忙、研学热、加工旺”的三产融合振兴画卷。
日前,笔者走进位于苍溪县陵江镇的油橄榄现代产业园区顶子山基地,只见20余名工人正熟练地将橄榄果从枝头摘下,装入专用收集袋,随后迅速运往园区加工厂。“油橄榄采摘后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冷榨,才能最大限度锁住营养。今年我们1500余亩基地中,已有400多亩进入丰产期,预计挂果近300吨,可产橄榄油30余吨,产值突破500万元。”苍溪县治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志为介绍。
5年前,该公司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在陵江镇顶子山规模栽植“豆果”“科拉蒂”等油橄榄品种,总面积达1500余亩。园区建设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年均用工量约7500人次。
“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元,一年能多挣几万元,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太好了。”采收工人张克孝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基地里,采收忙碌与研学热情相映成趣。苍溪天立学校的学生分组学习辨识果实成熟度、采摘技巧,体验“从枝头到篮中”的劳作乐趣。学生们还走进智能化加工车间,近距离观摩鲜果清洗、压榨、分离全流程,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橄榄油“液体黄金”的品质密码,理解“小金果”背后的产业价值。
“第一次体验油橄榄采摘,原来摘果子要这么小心,看到加工全过程才知道变成橄榄油要这么多工序,太神奇了!”学生王欣怡说。
近年来,苍溪县立足生态经济与乡村振兴,将油橄榄作为重点产业培育。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进培育龙头企业3家,发展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6家,带动4000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并实现稳定增收。苍溪县还积极拓展科普研学、休闲观光等新业态,让油橄榄基地既是“粮仓”,也成为“景点”,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
下一步,苍溪县将引进深加工项目,开发衍生产品,完善“庄园式”发展机制,让群众获得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和产业分红,真正把油橄榄打造成群众长期增收的“黄金产业”。(张俊 王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