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5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小儿疝气的危害

■ 肖刚

小儿疝气,是指婴幼儿体内的小肠、结肠甚至卵巢等器官或组织离开本来的正常位置,穿过其体内的某个(先天或后天形成)薄弱点、缺口、损伤或孔隙等,进入人体内的另一部位,挤压了其他器官或组织,形成了体外局部突出肿包的表面症状。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比例是1%~4%,大多发生在出生2~3月后体质较弱、先天发育不健全的婴幼儿身上,也有到1~2岁才发生的。早产儿发生的比例会更高一些。人们大都认为小儿疝气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其实,女孩子也会有疝气发生,只是男孩子疝气发生的比例高于女孩子。

小儿疝气的分型与形成原因

小儿疝气的形成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成因与先天发育不足有关,外部因素的发生是由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好、腹壁肌肉萎缩,腹壁外伤或腹部感染等原因造成了腹部缺损而导致的。此外,婴儿因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用力等原因,使得腹腔内压力增高,也会造成内部组织或器官突出形成疝气。根据发生位置,小儿疝气一般分为腹股沟斜疝、膈疝、脐疝。临床上以脐疝和腹股沟斜疝较为常见。

发生小儿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是体内鞘状突没有及时闭合。新生儿和半岁以内的婴儿鞘状突多未完全闭合,如果婴儿腹壁不够强健,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就容易发生腹股沟疝,但鞘状突未闭合并非一定会形成疝。其他情况,如过度用力哭闹、便秘、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也会促使疝的形成。右侧睾丸下降一般比左侧晚,鞘状突闭合时间也长,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左侧多见,单侧比双侧多见。

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脐环在胚胎期即形成,并随胎儿成长而持续收缩,正常新生儿的脐环直径约为1厘米,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脐环继续缩小直到最终闭合。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同时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皆可促使小儿脐疝的发生。

小儿疝气的临床表现

从外观看,小儿的腹股沟区或脐孔部会出现可变化的鼓包,当小儿哭闹、憋气、用力、咳嗽时鼓包会变大,平卧或停止哭闹、憋气、用力时鼓包可自行消失,用手揉压后也可消失。

此外,腹股沟斜疝小儿其腹股沟或阴囊处,有可复性(时有时无)肿包;脐疝小儿其脐部有隆起的且柔软的肿包,平躺、轻揉后可消失;隔疝小儿则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呼吸困难、反复肺炎、呕吐及营养不良等。

小儿疝气的治疗

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应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其目的就是避免疝内容物突出,同时应尽量减少小儿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如发现小儿哭闹不止,而疝块不能回缩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就诊。此外,当小儿腹股沟疝很大或是反复出现嵌顿,保守治疗的危险增大,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应进行手术治疗。但年龄并不是绝对因素,需结合患儿的自身情况而定。体质虚弱同时疝不大的小儿,可等年龄稍大时再进行手术,以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

小儿疝气的预防

小儿疝气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很难有效预防。但可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如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新生儿出生后避免其他疾病引起的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作者单位:四川省仪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