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抢占氢能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近日,《德阳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14条具体任务,通过实施16条支持措施,力争到2027年,“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更加完备,推动德阳打造氢能产业发展“三地一区”,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氢能高端装备基地、具有核心驱动力的氢能产业创新高地、具有区域承载力的成渝氢走廊重要枢纽地以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氢能产业综合应用示范区。
《方案》围绕原始创新、强链补链、配套工程、场景应用4个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原始创新方面,将加快制氢装备研发制造,突破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等关键环节;加快储加氢装备研发制造,突破70兆帕及以上高压轻质气态储运加装备和储氢井高压密封技术等;加快用氢装备研发制造,聚焦燃料电池、掺(纯)氢燃机和催化剂等主要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加快科研创新载体发展,创建氢能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强链补链方面,将壮大现有存量企业,依托德阳经开区推进德阳氢能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氢装备“链主企业”;招引龙头增量企业,支持氢能产业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本地配套企业,壮大“配套专家”规模;延链提升产业价值,发展国内、国际总承包、总集成业务。配套工程方面,将加快氢源供应网络建设,探索开展输气管道纯氢输送;加速加氢基础设施布局,在各区(市、县)应用场景丰富地区建成一批加氢站。场景牵引方面,将扩大氢能交通应用,推广氢能公交运营示范线;开展分布式能源示范;加快氢储能融合发展;推进氢工业推广应用。
《方案》围绕完善机制保障、支持原始创新、扩大推广应用、加强金融赋能4个方面,提出16条支持措施。完善机制保障,涉及明确加氢站建设运营、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奖励加氢站建设,补贴加氢站运营。其中,对建设日加氢能力500千克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制氢加氢一体站,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1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综合考虑氢价等指标,给予单站每年最高500万元运营补贴。支持原始创新,涉及奖励重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按市级其他有关规定给予氢能项目支持。
其中,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按规定给予研发前补助和投入后补助;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60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成果,按照国、省奖励对象和标准1∶1的比例,给予最高8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获批(重组)的有关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资金支持。
扩大推广应用,涉及奖励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应用场景、创新平台建设等。此外,对规模化水风光电解水制氢、耦合绿氨绿醇等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由政府财政负担的相关应急保障、车辆装备更新,氢能装备不低于新增或更新量的20%。加强金融赋能,涉及向符合条件的氢能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园保贷”“制惠贷”“科创贷”支持;探索设立氢能产业投资基金;用好央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前移,支持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等。
《方案》自7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实施期间,如有国家政策、省级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将适时对相关条款进行调整。(伍玲 叶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