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5月,内江市市中区印发《“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实施方案》,围绕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推广“内江造内江用”、加大本地产品采购力度等10项任务,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158家企业获取订单及意向合同,总金额达4770余万元。
短短两个月就助力企业签订意向合同4770余万元,背后有何制胜法宝?近日,笔者走访内江甜味食品产业园,旨在找到答案。
走进位于园区的内江市童升食品有限公司,只见红油产品生产线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分拣,一瓶瓶色泽鲜亮的红油产品完成包装后,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一季度公司销售额突破600万元,上半年预计达1400万元,全年有望突破3000万元。”公司综合部主任邹莉介绍,他们近期引进了数字化订单管理系统,新增2条自动化包装线,推动生产智能化升级。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市中区“我为企业找订单”政策的支持。邹莉表示,政府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产品进驻区内商超,并在“龙舟节”展销会上促成优质订单,“不少客户通过政府宣传主动联系我们,政策扶持实实在在。”
同样受益的还有四川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叶诗旭兴奋地说,公司在“内江市‘甜味+’企业产销对接会”上与四川汇源惠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柠檬鲜果供应合作意向,目前正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预计柠檬鲜果年产量将从1万吨提升至3万吨。“上半年公司产值预计突破4000万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为助力企业“走出去”,市中区打出“展会+产销+采购+招商”组合拳,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展会方面,组织24户企业参加糖酒会、西博会等大型展会,达成意向订单1700万元,曝光量超1000万次,成功推动“甜城蔗酒”“内江黑猪”等本土特色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通过开展建材、食品专场对接活动,设立商超专区,促进茂源柠檬等本地产品进驻商超;积极引导工会、卫健系统等优先采购本地产品,订单金额超1800万元;区领导带队开展招商活动20批次,对接企业37家,达成合作意向270万元。
下一步,市中区将持续深化企业服务,通过组织企业参加更多省内外行业展会、博览会,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建立完善订单跟踪服务台账,定期回访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更多有效途径,推动更多本地优质产品走出内江、走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