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3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阵地“走路” 服务上门
菜坝镇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活,去村公所办事情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在家里也能把事情办了。”11月13日,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水库村村民赵大银乐呵呵地说道。

自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深入推进以来,水库村以阵地亲民化改造为切入点,创新“阵地走路 服务上门”便民服务模式,固定每周三为“下沉日”,组织村第一书记、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分批次到组入户,带上笔记本电脑和群众需要的资料证明,上门开展残疾证办理、低保户核查等23项服务,遇到身体不便的村民需本人前往乡镇办理业务时,村干部还负责专程接送。

“农村不比城市交通便捷、道路平坦。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出行,更是不易。”水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忠斌介绍,水库村积极创新“会走路的阵地”便民服务模式,就是为了把关怀送上门、把服务送到家,真正把为民服务做深、做实。

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需。在村建制调整改革中,水库村由原水库村和工农村合并而成,面积变大了,服务半径也大了。在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针对两村合并后水库村存在的问题,该镇不仅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方面发力,更是做优服务,让水库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长上双腿”,走入“百姓家”,上门办实事,获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徐大姐,你这个低保证明我给你办好送过来了,你腿脚不方便,就不用到处跑了。”完成办理后,水库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家明骑上自行车,把低保户证明交到了村民徐家蓉手里,又骑车赶往第二家。

便民服务工作自上而下有要求、有项目、有规定,但老百姓的情况各有不同,在具体操作上还需基层干部去拓展、延伸。

在水库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办公桌上“会走路的阵地”服务公告牌格外醒目,联系电话、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服务对象和服务清单均有详细介绍。自活动开展以来,已成功为村民办理各类政务事项76次。

“水库村不仅局限于做好规定的服务内容,更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何忠斌介绍,村干部除了每周三固定开展上门服务外,还充分利用其他时间,整合车辆资源,常态化开展政务办理接送服务,最大限度让老百姓少跑一截路、少闹一次心。

“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党建的重要依托,是连接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前沿哨所。水库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阵地亲民化改造,‘会走路的阵地’是阵地作用发挥的一种延伸。”水库村负责人说道。

“水库村变样咯!现在我们晚上来村公所跳坝坝舞,村干部不仅为我们开上灯,还为我们提供热水、雨伞等贴心服务,好几次都是等我们跳完才下班。”水库之声文艺队员唐树英对村“两委”的细致服务很是满意。(叶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