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31日,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迎来首届“蒙顶山杯”中国(四川)长嘴铜壶舞林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30支队伍齐聚于此,以茶技切磋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韵味与趣味的茶文化盛宴。
此次活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四川省茗饮文化促进会主办,雅安市名山区科技局、区科协联合协办,特邀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陈昌辉、国家高级茶艺考评员成昱等 9 位业内专家组成评审团。活动以传承弘扬中国茶文化、川茶文化为核心,深化蒙顶山茶文化的普及推广,进一步提升“千秋蒙顶·中国名山”的品牌影响力。
赛场之上,选手们手持三尺长嘴铜壶(俗称“一米长壶”),在旋转、跳跃等动作中精准掌控滚烫茶汤入杯,部分节目创新性融入变脸、杂技元素,将非遗技艺的视觉张力与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值得关注的是,这门古老技艺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长嘴壶的壶具设计契合力学平衡原理,水流的精准控制则暗藏流体力学知识,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科学原理的深度交融,成为“非遗+科普”的生动载体。
名山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当地探索“非遗+科普”路径的重要实践。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挖掘各类非遗项目中的科学基因,让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直观领略科学趣味,推动非遗在科学赋能下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本报记者 苏文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