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起“新概念飞行器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团队参与到“鲲龙”的机头研制、航电国产化等项目中,用电子信息为“鲲龙”添智赋能。
电子信息
为“鲲龙”添智赋能
AG600与运—20、C919并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一款水陆两栖飞机。在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计划长期支持下,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等产学研单位,突破了机头模块化交付、机载无线电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AG600机头和通信导航系统,为“鲲龙”成功“出海”和水陆两栖飞机的大型化、系列化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新概念飞行器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波教授表示,团队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机头的模块化划分、装配工艺、装配过程仿真、适航技术、一体化航电体系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此次参与“鲲龙”的相关项目,与总体单位协作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充分证明了团队“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科研方向的正确性。
校企合作
科研育人见成效
“我们的长处是电子信息,短处是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具体需求和技术了解不够深入,但在参与‘鲲龙’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都能快速地学习、准确地把握航空航天行业的具体需求,很快实现默契合作。”团队刘民岷副教授表示,“这对团队今后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很有帮助!”
据了解,经过此次合作,这些优秀学子毕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等业内顶级单位的人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家航空制造和航电龙头企业均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级研究生培养基地。
李辉表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做真科研、作真贡献,不仅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战略选择,也是航空航天学院的初心和使命。”据了解,2020年7月30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一款喷气支线飞机ARJ21在全球海拔最高民用机场——稻城亚丁机场完成最大起降高度扩展试验试飞,其中就有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贡献。(张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