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凌国青。 受访者供图
一双化茧为丝的手是什么样的?
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一线职工凌国青摊开双手,只见她的指尖多处蜕皮、关节处茧子明显,布满了20余年缫丝工作的痕迹。
1997年,不到20岁的凌国青站在了缫丝机前,一“站”就是27年,她也从一名普通的农家打工妹,成长为茧丝绸行业远近闻名的操作能手。
从“小白”到“缫丝能手”
刚到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原红旗丝厂)时,只有初中学历的凌国青想着能在资阳市乐至县第一家工业企业工作,她兴奋得睡不着觉。但很快,兴奋转为了焦虑。“第一步煮茧,用稻草芯粘起蚕丝,先绕再钩,再绕到丝车上,按照车的惯性拿脚踩踏板控制,一个茧最长可以拉到1200米,注意丝线尽量不断……”凌国青回忆,尽管师傅教得仔细,但她总是跟不上。急性子的她几度想放弃,但不服输的劲儿涌上心头,“别人可以,我肯定也行!”
凭着一股钻劲和韧劲,她一头“扎”在生产线上勤学苦练,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不精通就钻研,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所有操作技巧。2009年,她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她入行以来拿到的第一个省级奖项,令她欢欣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凌国青缫制的丝从双宫丝变为白厂丝。这就需要她学习操作自动缫丝机。第一次面对自动缫丝机,凌国青接触到一个新词——巡回。原来,缫丝工艺一直存在蚕丝容易扯断的难题。一旦扯断,缫丝技师需要通过穿磁眼等操作进行手工续丝,机器才会继续运转。“原来的双宫丝只需要保证面前的两台机器运转,而白厂丝需要同时操作四五十台机器,所以需要在缫丝机前按规律走来走去,才能及时处理每台机器的情况。”凌国青说。
随着难度加大,凌国青又开始了日以继夜地学习与钻研。在这样一步又一步、一个巡回又一个巡回中,凌国青仅用3个月就达到了操作标准,还总结出一套独有的“轻、快、稳”的缫丝操作手法。
凌国青将这套手法用得精妙娴熟,一般缫丝技师只能操作四五十台机器,而她可以同时操作100台机器,操作技能常年保持在顶尖水平。此外,接结、除类、做鞘、穿磁眼四项基本缫丝操作速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随之,凌国青的箱子里又装进了数张“技术能手”“竞赛冠军”等奖状,小小的箱子变得沉甸甸,她也被同事称为红旗丝厂的“缫丝金花”。
“传帮带”不遗余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凌国青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壮大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员工的全力以赴。所以,她潜心研究缫丝制作工艺,进行技术创新,为公司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与此同时,她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把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工友,让大家共同提升生丝质量,并经常把磁眼带回家,利用业余时间穿磁眼,把穿好的磁眼分发给视力稍差或动作慢的缫丝工人,以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27年间,凌国青手把手教授培养了200余名新老工友,促进公司缫丝操作整体水平提高,公司“比、学、赶、超”氛围日渐浓厚。
除了带领团队做好公司缫丝工作外,凌国青每天忙而不乱,保持旺盛的精力参与到企业技术改进和设备管理中,为企业降本增益出谋划策,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老黄牛”精神。
2020年,凌国青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凌国青为核心的团队先后研发出“循环烘炕蚕丝棉设备”“蚕茧自动剥离装置”“可移动的蚕茧分拣装置”,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尤其是工作室优化的煮茧前处理技术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顶级生丝质量的“净度”指标的难题,每年可为公司创造1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伴着缫丝机的轰鸣声,凌国青和工友们还在“抽丝剥茧”,一根根银链般的生丝耀出闪亮的光泽,耀出大家用匠心“织”造的梦想,也耀出乐至县蚕桑产业的欣欣向荣。(张文奇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