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8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发布 增加175项人才类型 成都工匠首次纳入

日前,《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明确6大类共224项人才支持类型,释放城市礼遇,广聚天下英才。

近年来,成都将城市发展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持续推动政策创新,出台人才新政“1.0”“2.0”“3.0”版,实现从拼政策给优惠搭平台给机会再到优平台营生态的跨越式转变。

此次出台的《目录》支持范围由《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成都市人才安居人才类别认定依据及分工》)的4个类别(ABCD49项扩展到6个类别(ABCDEF224项人才类型,共增加了175项。

成都工匠首次纳入,探索实施精准差异分类评价方式

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目录》注重以战略发展为导向,聚力支持重点人才队伍,将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纳入支持范围。

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录》首次将国家工程师奖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成都工匠、技术经纪(经理)人等人才明确纳入;围绕持续放大成都大运会综合效应,首次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体育赛事奖牌获得者及其教练员等人才明确纳入;围绕丰富青年友好型城市内涵,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大学生纳入。

《目录》针对不同类别人才,探索实施精准差异的分类评价方式,创新提出以薪定才”“以岗定才”“以绩定才”“以赛定才”“以投定才等,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比如,《目录》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纳入科技创新类;将总部在蓉的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标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须同时满足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在蓉固定投资达到一定额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等纳入重点产业类;将在专业性大赛中获奖、取得各类创新成果的人才纳入相关类别。

给予用人主体一定名额自主认定人才,实现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为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目录》给予高能级创新平台、链主企业等用人主体一定名额用于自主认定人才,并纳入相应类别,实现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目录》赋予在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四链融合型高能级链主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一年度纳税100强企业自主认定权,每年可自主认定2D类人才,享受相应政策支持。

对于《目录》之外的优秀人才,成都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着力让更多人才有机会纳入城市支持范围,一是鉴于《目录》列举的各行各业人才类型未能穷尽,ABCDE类均有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类别,人才可按流程进行认定申请;二是在《目录》末尾专门说明,上述六个类别之外,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才,也就是常说的非共识性人才,甚至偏才怪才,由市级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按程序认定;三是《目录》后续将视实际情况不定期修订完善。

成都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录》明确了成都人才政策支持导向,彰显了城市尊才爱才敬才的鲜明态度。下一步,成都市将陆续出台与《目录》配套衔接的系列政策,为人才精准匹配落户安居、生活补贴、贡献激励等政策支持,让各类人才在蓉发展更有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成都人才认定系统也将于近日开通。届时,各类人才可通过线上进行人才申报认定、办理进度查询、开展业务咨询。(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