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潘鹏超:从种粮“新农人”到“兴农人”

装药、起飞、喷药……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桥楼村,24岁的种粮大户潘鹏超正在控制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来回盘旋,均匀喷洒灭螺剂,助力秧苗健康成长。

“福寿螺啃食秧苗,会导致水稻缺叶少苗,生长缓慢,因为预判螺害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主动作为,尽早灭螺。”潘鹏超说。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视察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消息传来,潘鹏超更加坚定了种粮信心,明确了发展方向。

几年前,潘鹏超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回乡创业,逐梦乡野。他跟着父亲学习水稻、油菜、川芎种植,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给当地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了硕果。

去年,潘鹏超遇见了创业后的第一次“天干”。在水稻生长期,他在政府部门和村民的帮助下,抢修农田供水设施,调集抽水机灌溉,保障了百家池村500余亩稻田丰收。

潘鹏超还潜心学习粮食种植,考取了无人机飞手证,不但为自家流转的1600亩土地作业,还为邻里乡亲服务。此外,潘鹏超还到川农大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为下一步学习更多专业知识、运用更多现代农业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生产效率提高,潘鹏超增加了土地流转面积,加上使用良种,仅一季水稻产出就超过120万公斤。

同时,潘鹏超还采用稻药轮作模式,通过种植泽泻、川芎等药材增加收入。他还将种植技术传授给乡亲们,让大家一起增收。

牢记嘱托,肩负责任。青神县种粮人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提升机械化种植水平,提高良种水平,让青神的粮食生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如今,青神县首个工厂化育苗中心竣工交付并正式投入使用。打造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带动粮食增产300万余公斤;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逐渐获得全国关注。

“现在的农村,懂技术的职业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正在成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力量。”潘鹏超说。(古良驹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