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4 期 / 第1版:要闻
用科学的思维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田玲分享科研历程指路莘莘学子

田玲分享科研历程

本报讯 7月14日,在第36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活动现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田玲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历程和心得,用经验指路莘莘学子。

田玲是我省杰出的计算机专家,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她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认知领域对抗、智能决策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目标识别、反恐防暴等领域,为国家安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现场,田玲将“三十年前钱学森先生在信中将‘Virtual Reality’(VR)翻译为‘灵境’,并表示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这一故事作为演讲背景,带大家“畅游”了依托于计算机、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交互、5G通信等技术,元宇宙等科技前沿成果塑造的具备新型社会体系、能够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可能彻底突破现实虚拟边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田玲围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主题,回忆了自己高中时钻研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场景。田玲说,她喜欢动手操作各类物理化学实验:用纸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用铅笔通电,用镁条引燃铝与氧化铁粉做铝热反应实验……分享着点滴小事,田玲简单真诚,直言自己从中找到了灵感、畅想着未来,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觉得有很多美妙的事情值得去想象、去探索、去发现。

少年时的好奇与探索,引导着田玲在进入计算机专业后一步步深研。谈起专业,田玲发现与高中时的学习有了连接:“在编写软件程序时,用高级语言撰写的if-then-else,将转换成机器码二进制的0101在计算机里执行。”田玲解释,“在更早的纸带编码年代,程序是用每一行8个孔位的纸带连续打孔来表示,打一个孔代表1,不打孔代表0,这和高中物理实验时的纸带打孔原理何曾相似。”田玲不住微笑,“高中时埋下的科学探索思维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基础。”

讲述中,田玲坚定自信。

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田玲感慨成长之路经历的磨砺却不让须眉:通宵守着电脑验证一组实验结果,深入舰队调研一线官兵的需求,穿着高跟鞋爬到边境线上的山顶去采数据……

作为一名母亲和老师,田玲从15岁的儿子立志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坚定中,真切感受到兴趣对青少年群体的驱动力:去年带领的一名“英才计划”学生,也在刚被提前批录取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的网电指挥专业,学生回信给她:“为国服务,报效祖国。”

谈起这些经历,田玲感叹不已。

“原来,科学思维的种子一旦播下,会激励人持续创造,进而受用终身。”田玲言辞恳切,直抒心中所想。接下来,她将带领研究团队,持续在技术上进行攻关,期望在深空探测、认知与传播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取得更大突破。”田玲寄语青年一代:“保持好奇心,用严谨的态度、虚心的学习、批判的思考,在科学的道路不断探索,描绘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灵境世界。”(本报记者 曾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