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里的太阳能杀虫灯。
眼下正值水稻、大豆、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在绵阳市盐亭县富驿镇华龙村200余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绿油油的稻田里,除了整齐的稻株,一盏盏太阳能杀虫灯有序矗立其间。白天,它们静静吸收阳光储存能量;夜幕降临后,灯光亮起,化身引诱害虫的“磁石”。
“我每隔两三天就来取一次虫,每次都能收大半桶。这绿色防控效果真不错,既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又降低了环境污染。”华龙村村民王明金笑着介绍。
借助绿色防控技术,华龙村这200余亩水稻的防虫用药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守护了稻田生态,还节约了人工和用药成本。
“今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推行‘人工+统防统治+飞防+绿色防控’四位一体模式,通过安装太阳能诱捕器、虫鸟驱赶器等绿色防控设备,虫口密度显著下降,为秋粮稳产高产筑牢了基础。”富驿镇农技干部黄彪表示。
据了解,盐亭县目前已在富驿、金孔、玉龙、黄甸等17个乡镇(街道)安装4000余盏太阳能杀虫灯,覆盖10余万亩秋粮种植区域,成功实现从“见虫打药”到“精准防控”的转变,既降本增效,又守护了田间生态环境。(衡廷凡 罗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