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4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扎根泥土助“三农” 深爱笔墨记“春秋”
——记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敬宗


【人物名片】

刘敬宗,眉山市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1982年毕业于乐山地区农业学校,1994年破格晋升为农艺师,2000年再次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2007年成为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会员。为丹棱县委、县人民政府第三批、第四批拔尖人才,十大优秀人物,丹棱县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眉山市第二次、第三次党代会党代表,眉山市“劳动模范”,2003、2005年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代表。其科研成果于1998年获丹棱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丹棱县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得眉山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得眉山市水稻轻型栽培抛秧配套高产技术运用推广项目一等奖;1999年获得四川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2000年获得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次获得丹棱“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多篇作品获眉山市人民政府“优秀新闻(摄影)奖”。

 

“2002年7月11日,到何场乡新村3组水稻亲本繁殖点检查去杂工作。”

“2012年7月11日,从丹棱乘车到成都新华宾馆报到,参加四川省2005—2011年度无偿献血先进表彰大会。”

“2022年7月11日,陪川农大研究生到顺龙乡青云村,采集脆红李叶片、果实样品。”

……

在眉山市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敬宗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摞跨度24年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多年工作的行程。

坚持24年每天记录日常生活和工作点滴已经十分不易,但更为不易的是39年不间断的新闻写作和40年如一日的农技科研服务。作为基层农技员,刘敬宗在埋头研究中做好农技服务;作为田坎里诞生的新闻爱好者,他的新闻热情一直在燃烧;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终生践行入党誓词……

能成长在新时代、建设新时代并且记录新时代,在平凡岗位上倾注大半生精力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刘敬宗的故事很精彩。

聚焦主业40载

农村放牛娃建设伟大新时代

“事实上我最大的梦想是学医,救死扶伤想起来就很神圣,但是既然命运安排我学农,我就义无反顾地把这项事业做好!”5月正是农忙时节,也是农技人员一年中做农业研究的关键期,在一次次下乡途中、一条条田坎上、一片片果林里,刘敬宗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1976年,因不符合推荐要求,年仅15岁的刘敬宗虽成绩优异,但只能眼巴巴看着哥哥被推荐继续学习,自己则回到丹棱县顺龙乡老家务农。原本以为此生求学无望,只能老老实实当一名放牛娃,但是随着高考制度恢复,刘敬宗内心求知的欲望又燃起了。经历了6个志愿全部填报医学却未获一所学校录取的失落后,刘敬宗最终在1979年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乐山地区农业学校,就此拉开与土地和农民打交道的人生序幕。

“你们学农的,对象就在田间地头,学畜牧兽医的,对象就在猪圈牛圈里。”上学时,老师的一句玩笑话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认真的刘敬宗却记住了一个道理并一直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为此,他婉拒组织提拔副乡长的机会,拒绝下海经商的邀约,把自己定位为一名纯粹的农技员,一心扑在土地上。

期间,刘敬宗历时一年多配合完成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对全县土壤结构了如指掌;设计玉米高产栽培试验,在80年代初便创造单产532余公斤的丰收纪录;1988年到县种子公司担任水稻制种技术员,又创造了“入库平均亩产超过300斤”的奇迹,且所负责的片区屡屡夺下亩产第一名的佳绩;作为主研人先后承担了农业农村部“水稻旱育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省农业农村厅“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四川农业大学“国家‘863’计划两系稻中试开发”项目等;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培育两个杂交水稻不育系品种,参与培育一个杂交水稻优质品种、一个双季豆新品种……

在农技研究成果方面,最让刘敬宗值得骄傲的是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

1995年,丹棱县首次引进起源于日本的水稻翻耕抛秧栽培技术,通过试点实践证明,这一技术省工省力省成本,且高产高效。为让这项技术在丹棱县得以迅速推广,1997年,刘敬宗与同事一起在丹棱县仁美镇光明村5组开展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试验。他率先将“翻耕、免耕同田对比”“不同密度栽培试验”“不同施肥方法栽培试验”“不同秧龄栽培试验”等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在《杂交水稻》杂志上。抛秧技术得到科学论证和实验佐证后,迅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利器”,也得到业界和上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刘敬宗也因此在2000年12月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我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选择了农村,选择了农业,选择了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民做朋友!”刘敬宗告诉记者,土地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它就回馈多少,自己无疑是幸运的,土地给了自己一切。

面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刘敬宗直言会退而不休继续做研究,争取研发出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让群众增收更容易一点,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刘敬宗与村民交谈

 

“不误正业”39载

田坎里的通讯员记录伟大新时代

“一个农技人员,从事摄影与新闻写作,是不是不务正业?对的,确实‘不误正业’!”对于自己深爱的新闻写作,刘敬宗有着自己的理解:农技研究是主业,但研究背景、过程、成果等都需要展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农技知识在广大农村的普及和运用。

爱上新闻写作,缘于1983年。当时,刘敬宗在顺龙乡担任农技员,一天,七八个乡干部到村上帮助群众栽秧,让刘敬宗深受感动。刘敬宗根据此事写了一篇新闻稿,在丹棱县广播站播出,不但收到八角钱稿费,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夸奖。1986年11月29日,刘敬宗第一篇文章《顺河村在整党中抓好团的工作》在《乐山报》刊出,第一次将钢笔字变成了铅字,让他更加坚定了走业余新闻写作之路,记录“三农”、贴近群众的新闻梦想被彻底点燃。

“他总是能用最精准、最朴实的语言准确反映这个新闻事件的关键点,新闻敏感性、新闻洞察力和新闻概括力一点也不比专职新闻记者差。”这是眉山市一位资深记者对刘敬宗的评价,他说刘敬宗虽然是别行出身却胜过许多新闻内行。印象最深的是刘敬宗写过的一篇新闻,以“四个心”概括抛秧技术,读后过目难忘:抛秧时,群众担心没有栽匀导致减产,大家很“担心”;抛秧后,秧苗东倒西歪,大家看到都很“伤心”;一周后,秧苗扯正,再到田间一看,大家一下就“放心”;收获时,现场过秤,获得增产,大家非常“开心”。

撰写新闻稿件30余万字、在市级以上单位刊发作品1300余篇、收纳新闻作品集厚厚7本……这是刘敬宗39年间兼职新闻通讯员积攒的成绩。39年来,刘敬宗跑遍了丹棱县的每个角落,近千个新闻人物跃然纸上,其作品涉及当地农业、农机、畜牧、林业、社会事业、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透过其作品可以窥见丹棱县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工作的巨变,成为了丹棱县展示伟大新时代的一个窗口。

光荣在党37载

优秀共产党员感恩伟大新时代

“同学们,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今天不会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心得体会,你们也不会在这么安逸的教室里安心听课。”5月13日,在丹棱县城区小学阶梯教室里,50多名学生在这里聆听刘敬宗上党课,现场时而掌声雷动。刘敬宗用自己人生中经历的转折,向同学们诠释什么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生活”。

“我人生中经历的最重要转折就是党中央恢复高考的决策,让我这样的农村娃有了新的出路,实现了自我价值。”刘敬宗告诉记者,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放之后,他看了不下于三次,几乎次次都要流泪。对于党的恩情,虽已是花甲之年,刘敬宗每次谈起仍然非常激动,动情时几度哽咽。

据刘敬宗回忆,在党员父亲的影响下,自己打小就对共产党有着深深的向往。参加工作后的某一天,刘敬宗跟随党委书记一行4人下乡,来到老峨山下万坪村村民任朝品的家里,乡党委代表组织向任朝品同志宣布恢复其党员身份。听到这一消息后,这位已经卧病在床的抗美援朝老兵激动地用一只手拉着乡党委干部的手,另一只手使劲在床沿上拍打着,老泪纵横,口中还不断地重复着:“我没有为党工作,对不起党组织啊!”说着说着,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原来,任朝品同志在参加上甘岭战役中,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因为表现突出光荣入党。回到地方后,由于档案丢失,与组织失去联系多年,后经过他多次反映,组织上逐级认真核查,几经周折之后才得以恢复他的党籍。

“我才二十出头,该为党做些什么?”在返回的路上,刘敬宗脑海里一直在思索:一个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独立,为了民族尊严,为了人民利益,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这是何等的崇高与伟大!

当晚他失眠了,连夜写好了入党申请书,次日上午便向党组织递交。1985年3月,刘敬宗被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年之后成为正式党员。2015年,被丹棱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农业科技,他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硕果累累;书写“三农”故事,他披星戴月、真情流露;感念党的恩情,他初心未敢忘、红心永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把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将入党誓词作为一生的座右铭,37年来,刘敬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罗俊涵 本报记者 苏文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敬宗查看水稻长势

【采访手记】

“写了一辈子的新闻,临退休也当一次新闻主角!”面对记者的邀约采访,刘敬宗有些感慨。

这位新时代的建设者、记录者本身就是一座新闻“富矿”。怀着心中的崇敬,记者希望认真讲好刘敬宗的精彩故事。

有一种人,放在人堆里十分不起眼,但只要一接触绝对忘不了,刘敬宗就是这样的人。平头大眼、皮肤黝黑、身材健硕,是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爽朗的笑声极具穿透力,明亮的眼睛极具洞察力,质朴的表达极具亲和力。

在眉山研究农业技术的工作者中,新闻稿数他写得最好;基层通讯员队伍里,农技涵养和科研成就数他最高。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能做到拔尖已实属不易,又能同时把工作与爱好完美结合并达到一定高度,更绝非易事,刘敬宗做到了。为何他能?据记者观察,刘敬宗有三大“法宝”。

首先是抬头看“路”方向不偏。在刘敬宗身上,满是对“三农”的眷恋、对工作和生活的珍惜、对党和群众的热爱,满满的正能量引导他所做的农业研究和新闻报道工作不掺杂个人私欲、不违背公序良俗,于国于家、于人于己均有益。

其次是埋头拉“车”勇往直前。无论是40年如一日研究农业科技,还是39年不间断地写稿,还是37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亦或是坚持24年天天记录日程,都需要一股定力、一种坚持。医学梦想破灭后迅速找准基层农技员的定位并为之奋斗终生,热爱“三农”工作便义无反顾地扎根其中并记录点滴……如此种种,刘敬宗抛开世俗、摒弃杂念,一心一意地埋着头把自己认定的“理想之车”拉向远方。

最后是学无止“境”敢于尝试。刘敬宗在发给记者的材料中,有长达82页的精美PPT,有严谨深奥的农学理论,有通俗实用的农技知识,有大量见诸报端的新闻稿件,有精心打磨的摄影照片,还有叙事流畅、剪辑专业、配音恰当的短视频……可以想象,这都是刘敬宗常年学习、探索、创新后的结果,是付出大量心血积累出来的嬗变。

我们的新时代为何读起来如此荡气回肠、看上去如此绚丽夺目、品味后如此回味无穷?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刘敬宗这样的不平凡的普通人,参与它、建设它、记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