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5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融合创新 共筑AI教育新生态
首届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论坛在蓉举办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战略,627日~29日,首届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论坛在蓉举办。

此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四川大学等联合主办,成都未来懿锦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的800余名教育管理者、学者及教师代表齐聚蓉城,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围绕融合创新,共筑AI教育新生态主题,共商全学段教育智能化转型路径。

国内顶尖学者齐聚蓉城

共绘“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宏伟蓝图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5位学者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思想盛宴。从时代的呼唤、技术的驱动、学习的重塑、场景的落地到跨界的融合,共同描绘了“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的宏伟蓝图和丰富内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首席顾问、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带来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范式革新与实践创新的报告。作为研究智慧教育多年的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是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我们的学生现在都是考试、刷题,应该解放出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更要让孩子亲历自然,融入社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昂生作了谋算智能主题报告。他认为,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孙子兵法》就两个字,一个一个就是层谱抽象,就是同一个抽象层谱的推理和优化;总方法是的理论已经有了,用数学实现,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谋算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副所长余祖光在作“AI赋能教育:坚守本质,拥抱变革,智慧实践的主题报告时指出,AI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历史转折以及科技、产业变革的关头,我们要改变观念去适应,否则就要被淘汰。

关于什么是人工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人工智能在能力上的突破非常重要,相信它会应用到我们的教育领域,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吕建成在作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主题报告时说,他们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多个项目中,比如熊猫绘画创作、抽象画的创作系统等。除此之外,还有在工业领域大模型方面的应用,比如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合作的项目,不仅可以用于教育,还可用于口腔医师考试方面的内容。

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科技体育分会会长、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申小蓉作人工智能与科技体育教育主题报告。她从智能崛起、智能融合、战略思考等方面分享了她对于AI教育的观点。另外,她认为还可以从课程创新、赛事驱动、模式变革、校社协同等4个点切入,把科技体育落实在教育当中。

《中小学AI通识课程》正式发布

全学段骨干教师AI素养提升专项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在论坛上的AI教育成果发布阶段,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韩力群正式发布了《中小学AI通识课程》。据介绍,该课程经过五年多的不断调研设计、实践迭代和优化,已产出一系列面向全学段(含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课程目标就是想深入浅出地剖析AI基础理论和方法,帮助中小学教师快速跨越知识壁垒,提升AI教学能力,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让AI在中小学尽快普及和落地。

活动上,成都东部新区、宜宾市叙州区、重庆市梁平区、重庆市忠县、成都市高新区5个试点地区与29所试点学校获正式授牌,这些地区和试点学校将肩负探索AI教育创新路径的重任,在各方支持下,用自身实践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宝贵经验。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赋能教育核心力量的重大行动——全学段骨干教师AI素养提升专项培训项目也正式启动。据悉,该项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共同推出,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项目将采用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覆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学段教师群体。针对不同学段教师的特点和需求,项目组设计了差异化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教师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智能教学工具应用、AI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训内容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求,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以教育情怀为底色

共同书写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中国方案

活动还举行了闭门会议以及AI素养与人才培养新路径、AI赋能教育新生态的范式与实践创新、社会协同创新机制与AI教育普惠共享三大平行论坛。此外,一堂堂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课也同时在中小学、职业中学、知名高校上演,吸引了上百名与会嘉宾的围观。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从顶尖学者的报告到分论坛的观点碰撞,从AI教育成果发布到赴学校观摩考察AI教学实践,系统性地展示出我国在AI教育方面的创新理念与扎实成效,尤其是《中小学AI通识课程》这套课程无疑将为全国中小学播下一颗AI素养的种子,一座通向未来学习的坚实桥梁。

据了解,今年春季,四川省中小学就以AI赋能开学季为主题,开展了系列创新实践。成都市武侯区作为首批全国智慧教育建设示范区,通过一卡通行平台,整合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等21个场景化课程空间,实现了全区52所学校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推动教学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跃升。

接下来,四川省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四川力量。(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