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树枝上的幼果太多,必须进行适当疏果,才能保证产量和品质。”近日,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新星村党委书记甯英杰像往常一样走进7组脱贫残疾人彭林军的果园。经过一番讲解指导,彭林军夫妇俩又干劲十足地忙碌起来。
今年60岁的彭林军早年曾在部队当兵,于1983年复员回乡,靠自己的双手过起了小日子。不料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开始,他渐渐感觉全身从上到下半边麻木,确诊为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偏瘫。从家庭顶梁柱变成残疾人,彭林军失去劳动能力,一度躺卧在床。服药治疗掏空了家底,女儿念高中也要开销,居住的土墙房透风漏雨,里里外外全靠妻子一个人支撑。
维持全家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的4亩粮食作物,虽然有1.5亩果树,但都是脐橙、红桔退化品种,每年仅有3000余元收入,全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转机出现在2014年。彭林军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便成了各级干部联系帮扶的重点对象。在干部们的指导下,彭林军首先把抓增收产业作为脱贫关键之举,通过政府补助购买果苗和枝条,不仅对原有的1.5亩低劣果树实行高接品改,还新栽植“爱媛”4亩,形成5.5亩的产业规模。同时,随着彭林军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帮扶干部们也多次让他去参加技能培训,还时不时到他的果园现场指导,把好各个环节技术关口,让水果产业鼓起了彭林军的钱袋。“现在我家水果年产3万多斤,收入在8万元以上呢!”说起现在自家的果园收入,彭林军满是自豪。
“其实我家的收入来源还不只这一项。”彭林军喜上眉梢,“从脱贫摘帽到致富增收,干部们就没有脱离过帮扶!”
原来,在彭林军摘了贫困帽后,当地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持续推动他走上致富路。不仅保证享受的低保政策不变,还为彭林军安排了公益岗位,保障其每月都有600元的工资收入。“更让我高兴的是,政府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使我们一家住上了两室一厅一厨的新房,家电、家具、出行车辆也都有了,什么都不用愁!”彭林军内心充满感激。
据甯英杰介绍,经过几年脱贫攻坚,全村包括残疾人在内的37户贫困户早已甩掉了穷帽,在镇、村各级的持续帮扶下,全都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子。“我过去做生意失败,家庭穷得连温饱都难维持。现在养鱼年收入100多万元。”新星村4组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碧感慨,“要不是帮扶干部指路,我根本富不起来。”(陶广汉 肖玉梅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