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5 期 / 第1版:要闻
强芯赋能 全链跃升
——天府国际种业展暨第五届“藏粮于技”院士专家大讲堂在邛崃举行

本报讯 95日~7日,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分会场——天府国际种业展暨第五届藏粮于技院士专家大讲堂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谯仕彦以及100余位科研院所专家、120余家企业与协会代表齐聚一堂,集中分享天府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应用的最新成果,共同探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天府良种揭晓

夯实农业芯片根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藏粮于技战略的核心抓手,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开幕式上,发布了天府良种评选结果,川种优3607”“蜀优730”“品香优607”15个品种获评天府良种。据了解,开幕式前举行了天府良种擂台赛,业内权威专家对征集的137个水稻品种,依据田间表现、抗逆性、产量潜力、稻米品质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了15个表现突出的品种作为天府良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农科是该院打造的品质过硬、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官方农业科技公用品牌,旨在面向市场需求和人民健康,研发系列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的川字号特色科技产品,示范带动引领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强势崛起,助力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开幕式上,天府农科邛崃旗舰店也正式上线。

开幕式现场,丘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技术与装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畜禽种业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大涉农重点实验室重组后正式揭牌,以此进一步完善四川种业科研平台体系。

现场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邛崃市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功能稻育种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亚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四川种业强省。

除了开幕式上的精彩活动,天府现代种业园内,1700余亩地展和3000余平方米馆展打造了硬核展示空间。在天府现代种业园田间示范基地,超1700亩地展设置了天府良种展示区,集中展示水稻、玉米等天府良种的精品、新品。天府现代种业博览中心,3250平方米的馆展设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展、品牌种业展、数智农业展三大展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丰乐种业、敦煌种业、伯远生物等科研机构与种业企业携硬核科技亮相,展示了育种技术、农业服务、畜禽种业创新成果,全面展现种业全产业链创新活力。

院士专家开讲

揭秘藏粮于技的科技密码

汇聚智慧,共话发展。活动中,院士专家聚焦强芯赋能 全链跃升这一主题,围绕天府良种攻关、智能化育种、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化应用等前沿领域,共探农业科技突破之路,共话粮食安全保障之策。

胡培松院士以“EDV制度的实施与水稻种业出路为题,讲解了推进EDV(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落实和抢占生物经济高地的实践意义。胡培松院士长期从事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谈及EDV制度对水稻育种的影响,他说:建立EDV制度,能遏制投机取巧式的模仿育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

谯仕彦院士在农业生物制造与微生物育种主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农业小分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与制造、饲用单细胞蛋白的生物合成与制造取得的成果。对于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的未来发展,他指出,从生物过程基础研究到利用酶、微生物及动物细胞的大规模生物技术开发,这是研究方向及核心科技问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以猕猴桃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为题,重点介绍了东红”“金美等猕猴桃品种。她介绍,针对国内主栽红肉猕猴桃品种不耐贮藏和软腐病重的缺点,团队培育了食用窗口期长、高抗软腐、软糯香甜的红心猕猴桃品种东红“‘东红果实为圆柱形,平均果重7075克,通过CPPU(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处理可达90120克,亩产15002500公斤。极抗软腐病,果实采后常温下20天后熟,货架期715天;1℃低温、95%湿度条件下,5060天后熟,货架期23个月。钟彩虹说,而黄肉美味猕猴桃品种金美具有特早熟高甜、耐溃疡病等特点,填补了我国高抗早熟品种的空缺。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宇昊作了题为蛋白基农产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利用技术研发与健康食品创制的报告。他介绍,川渝菜肴盐含量高,内脏类产品多,高嘌呤带来潜在健康风险,团队研发了基于水解合成双修饰的γ-谷氨酰肽高效制备技术,创制了可实现减盐不减味的厚味调味配料。秀珍菇肽样品添加后,与对照组相比,样品的咸味强度提高了20.0%,鲜味强度提高了19.4%总体而言,基于人工感官评价结果,明确了秀珍菇转肽修饰产物具有明显的咸味和鲜味增强效果。张宇昊指出,胶原类副产物的有效利用对于提高我国动物性食品加工副产物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许勇,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付利芝,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廖伟智分别围绕蔬菜种业发展与技术创新趋势”“兽医科研藏粮于技’”“人工智能发展与装备智能化实践作了主题报告。院士专家通过分享各自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创新做法,深刻诠释了藏粮于技的丰富内涵与磅礴力量,为推动农业科技落地、守护天府粮仓注入强劲动能。(本报记者 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