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建设
集聚要素打造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高地

本报讯 近日,《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据悉,这是全国批复的第一个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具体该如何建?《方案》又涵盖哪些内容?

分析《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到2026年,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初具规模,形成多层次、有特色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到2035年,面向一带一路技术转移枢纽基本建成,在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国际技术转移要素集聚高地和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高地,创新要素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国际技术转移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显著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方案》还明确了将按照一个中心、两地共建、众点协同进行总体布局建设。其中,一个中心即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两地共建即四川省、重庆市共同建设;众点协同即依托成渝地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园区、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为中心建设提供网络化支撑。具体包括国际技术转移网络构建、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服务增效、人才交流、活动开展等,深化成渝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境融通。

就构建国际技术转移网络而言,《方案》指出,深化与重点国家技术转移合作,加强与国内技术转移平台联动合作,还要广泛吸纳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成立川渝国际技术转移联盟。

就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平台而言,《方案》指出,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设立跨境技术交易平台、打造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平台等。其中,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方案》强调打造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平台。比如加快推进中德、中韩、中法等现有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合作园区,探索两国两园”“一园两地等创新建设模式;依托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并进行国际技术转移。

项目是合作的支撑,《方案》提出主要通过实施的科技和的民生项目来进行。就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来说,要聚焦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小而美项目则注重民生领域,包括精准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生改善需求,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技术转移专项行动等内容。同时要聚焦相关重点国家,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生命健康等领域实施一批民生项目。

此外,川渝两地还将在提升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效能,推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技术转移交流活动等方面发力。(黄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