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彝族乡永福村,有这样一群热心肠的“老倌”,他们凭借着德高望重的身份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成了乡规民约的“代言人”与“执行者”,通过“老倌说事”这一独特形式,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活力,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角落。
“我家那块田种稻谷,田上面有家人一直种红薯和南瓜,瓜藤长到了我家稻谷上,他们也不处理,后来全靠‘老倌’们来帮忙调解。”村民赵开莲告诉笔者,因为自家田里的事,她没少和邻居争吵,伤了和气,还未能解决问题。“老倌”们听闻后,主动介入,结合乡规民约中关于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条款耐心劝解,最终把事情解决了。
据了解,2021年,永福村在原有的“老倌调解室”基础上,创新推出“老倌说事”乡村治理新模式,从公开监督、矛盾调解、民生实事等方面推进了乡村治理工作上台阶。乡党委严把“政治关、经验关、能力关、威望关”4道关口,从退休职工、乡村老干部等群体中选聘出5名党员“老倌”,并同步建立“老倌”数据库,组建起一支接地气、肯吃苦、能服众的“老倌说事”队伍。
如何才能把事情说到村民心坎上,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和谐邻里关系?“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们就翻看民法典,一天学一点,争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老倌”之一的龙泽洲今年66岁,是乡贤理事会的会长,在他看来,“老倌说事”不全靠热情,还要活到老学到老。“乡贤理事会这些‘老倌’说话有情有理,大家都愿意听。”村民廖兴祥这样评价“老倌”。
“老倌”们或在田间地头,或围坐于古树下,或相聚在村委会,将村里的大事小情摆上台面。从邻里纠纷的调解,到环境卫生的维护;从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弘扬,到公共设施的爱护,事事都在他们的“说事”范畴。凭借着熟知村情民意的优势,“老倌”们总能在情与理之间找到平衡,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现在需要我们调解的事情越来越少,村民们对乡规民约很认同,也愿意遵守,邻里越来越和谐。”龙泽洲说,“老倌”们人老心不老,还要继续发挥余热。
在“老倌说事”的推动下,乡村治理呈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老倌说事”也以其独特的乡土智慧和人文关怀,续写着乡村和谐发展的新篇章。(梁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