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2 期 / 第6版:法治农村
让民生工程真正暖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探索垃圾、粪污、污水治理新模式,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大检查第四检查组在部分农村检查时发现,部分地区农村改厕工作存在虚报数量、厕具一发了之等问题。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专门投入大量资金,目的就是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和传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不可否认,个别地方老百姓确实存在对改厕政策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不习惯、嫌麻烦、怕花钱等情况。但从根子上讲,问题还是出在干部身上,既有思想认识不够,不愿作为的问题;也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的因素;还有开拓意识不强、不会创新、不善作为的情况。

农村改厕,不论初衷还是落脚点,这项利民之策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如何把好政策落实好,畅通“最后一公里”,需要的是多措并举、因地制宜,而不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因此,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切实肩负起应有责任,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科学筹划,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改厕模式,既要避免华而不实的浪费,也要防止敷衍了事的凑合。要严格考核验收机制,不仅要听汇报,更要查台账核实情,看改厕是否真正有效,听群众是否确实满意。

此外,还要做好改厕后续文章,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乡镇专业保洁队伍或农村粪污市场化治理体系,确保改造的厕所能够长期使用。要开展健康卫生知识普及,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老百姓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确保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孙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