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频繁下雨,你们要注意监测永宁河水位上涨情况,一旦发现险情,及时撤离。”近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党员干部黄孟康来到大河村村民唐德彬家中宣传防汛避灾知识。
监测预警、隐患排查、会商研判……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多发,纳溪区各级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未雨绸缪、闻“汛”而动、通力协作,下沉200余支队伍至防汛一线,打好防汛“主动仗”,筑牢汛期“安全堤”,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未雨绸缪
下好防汛“先手棋”
“8日傍晚到11日上午,我区将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7月8日,纳溪区气象局发布连续强降雨天气预警,全区各级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做好防汛抢险准备。
强化灾害监测预警。该区加强极端天气和重大风险研判预警,组织气象、水务、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防汛情况,做到雨情早预测、汛情早防御、险情早排除、灾情早救援。
促进信息高效流通。该区建立完善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等多阶段、多方式预警体系,分级分类“叫应”,充分运用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指令性预警,第一时间到岗到户到人,确保“发得出、能收到、看得懂、叫得应”。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汛期前,纳溪区便开始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在岗值班制度,健全区、镇、村三级防汛抗旱组织体系,修订完善水库防汛抗旱、安全管理、防汛抢险等应急预案,建立“3人1屋”指挥机制台账,调整“三单一书”工作清单,严格落实区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党员干部包群众的包保责任体系,将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形成防范应对合力。
此外,纳溪区还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不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成立由党员干部、人大代表、退役军人、民兵组成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208支4200余人。在此基础上,该区进一步加大编织袋、救生衣、铁锹等应急物资储备量,并全部靠前布设,确保发生突发情况时随时调配。
排查隐患
打好防汛“主动仗”
“刚巡查完水库水位,没有发现异常。”7月11日,在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观竹岩水库,安全管理员巫贵寻像往常一样,认真查看水库水情、水位,细致检查坝体是否渗漏、溢洪道是否畅通、闸阀是否正常运行,并做好巡查记录。
入汛以来,白节镇时刻紧绷防汛安全弦,扎实做好防汛度汛工作。目前,该镇已建立17支应急抢险队,落实巡查监测人员32人,对辖区4个小(二)型水库、10个山洪危险区以及其他重点防洪工程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
“平时主要巡查山洪灾害点和地质隐患点,汛期阶段,我们加派人手坚持每天巡查辖区内水库、山坪塘、河道等重要点位。”白节镇副镇长曾礼华介绍,每年汛期,全镇都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提高镇村干部汛期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群众安全意识,增强自救能力,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据悉,白节镇只是纳溪区全力做好防汛度汛工作的一个分镜头。今年以来,该区组织6个防汛减灾工作督导组对全区38座水库、28座小水电站、6处河道水闸、46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0处涉水在建工程进行全覆盖检查,目前共发现安全隐患约100处,已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及水库水雨情设备设施维修养护,完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危险区“三个责任人”入职培训,实现了责任人从“有实”到“有能”的转变。
强化演练
筑牢防汛“安全堤”
“全体村民请注意,现在持续下暴雨,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请二组村民到罗东村党群服务中心集合……”近日,纳溪区丰乐镇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防汛抢险等综合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情景+实战”的模式,进一步增强防汛抢险队伍联合作战能力。
演练中,抢险队员闻令而动、快速反应。有的队员采用敲铜锣、手摇报警器等方式发布预警,挨家挨户通知、动员村民转移;有的队员有序地把麻袋装满泥土,搬运至水库坝顶,按照专家的指导,沿大坝顶靠防浪墙码放,提高水库防洪能力。
“整场演练严格按照防汛避险转移应急预案进行,互动性强、情节逼真、贴近实战,既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的目的,又增强了大家的应急救援能力,还向群众普及了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丰乐镇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曹磊表示。
应急有方,才能临危不慌。近期,纳溪区各镇(街道)陆续开展水库防汛、山洪灾害等应急演练。演练模拟辖区内普降大暴雨,发生洪涝灾情和地质灾害险情,相关部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设立现场指挥部,科学设置会商研判、紧急撤离、应急救援救护、抢险处置等科目,转移救援、地灾防治、交通管制、应急抢险、医疗救治、后勤保障、技术支撑等小组各司其职,迅速展开行动,确保群众快速安全有序转移。一次次科学合理的应急演练,为推动纳溪区高质量建成现代生态新城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王超明 梁隆宇 邱滟茹 童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