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6 期 / 第3版: 地方报道
丹棱县葡萄“喝”出奶香味 桃子“抢”出时间差

本报讯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的田间地头,空气中弥漫着水果的香甜气息。这里的夏黑葡萄和晚熟桃子相继成熟,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更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齐乐镇狮子社区葡萄采摘园里,游客穿梭其间,体验采摘的乐趣。游客郭树珍称,这里的葡萄又甜又多汁还有特别的香味。据介绍,这种特别的香味源于葡萄生长过程中过三轮牛奶。为了提升葡萄品质,采摘园业主万溆多次外出学习请教,终于摸索出将奶粉按比例稀释后通过智能滴灌系统精准施用的方法。

这样能增强植株抗病性,提高果实糖度。万溆介绍道,今年他的6亩葡萄园预计产量可达1.25吨,吸引了不少外地果商前来收购。同时,通过开放采摘体验,果园人气爆棚。葡萄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从疏花、疏果到采摘、包装,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手,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而在齐乐镇龙鹄村的桃园里,又是另一番丰收景象。果农黄杜涛正带着几名工人忙着采摘、分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我们的桃子晚熟半个月,这个时间差在市场上很有优势。黄杜涛开心地说:今年气候条件好,桃子不仅个头大、色泽好,咬一口更是汁水丰盈、甜脆爽口。我家5亩桃园预计总产量能达到10吨,今年预计收入有6万元至10万元。目前,龙鹄村的桃子已远销成都、雅安、甘孜等地,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喝牛奶的夏黑葡萄到晚熟桃子,丹棱县水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方面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向绿色、优质发展;另一方面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助力农民增收。同时,果园采摘等休闲农业兴起,还带动农业+旅游产业融合。

随着政策扶持和科技赋能,丹棱县一批如万溆、黄杜涛这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正茁壮成长。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当地特色农业生机勃勃,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严丹玫 万芷汐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