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松雕刻龙头拐杖
龙头拐杖
在乐山峨眉山市黄湾镇万年村,有一条游客前往万年寺的必经之路。路过道旁几间低矮的平房时,很多游客都会驻足停留,看陈正松细心雕琢龙头拐杖。40余年间,他雕刻了上千根龙头拐杖,被当地村民们称为“雕龙隐士”。
创作 化腐朽为神奇
几根木头,五六十把工具,家中这方小小的角落,构成了陈正松广袤的创作天地。
84岁的陈正松脸色圆润,身板硬朗。只见他戴着老花镜坐在桌前,布满老茧的双手紧握刀具精心打磨着一根木头。目之所及,手指娴熟地变换着角度,一个“龙头”的形状正慢慢显现。化腐朽为神奇,陈正松的手艺令人眼前一亮。
交谈中,陈正松把室内的龙头摆件放到室外的摊位上,并把镇店之宝——9个龙头的拐杖固定在店铺外的一个木墩里。40余年间,陈正松依靠竹、木、树根等原料雕刻创作出“单龙拐杖”“双龙拐杖”等实用性强的拐杖,以及融使用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九龙拐杖”“寿星拐杖”,并在拐杖创作中融入了峨眉山的特色元素。
“单龙拐杖主要刻画龙的神态,而多龙龙头拐杖则着重表现龙身相互缠绕的样子。雕刻的龙形态越复杂,工具越讲究。”陈正松介绍,在雕刻中,他感到先前的工具已经不能满足雕刻需求,便亲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工具。时间一长,陈正松的雕刻工具越来越丰富,单是摆在工作台上的就有几十把。
正因如此,2011年,陈正松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峨眉山‘龙头拐杖’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被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认定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头拐杖’的代表性传承人”。
钻研 获得丰厚回报
上世纪80年代,峨眉山风景区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陈正松也发现了商机。“那时有个叫李兴友的雕刻师雕刻了一根龙头拐杖,卖给一位游客,卖了30元钱。”这让当时做木工的陈正松有些震惊:“我当时一天的工资才2.2元,他卖一根拐杖就是我半个月的工资了。”
于是,陈正松多次拜访李兴友,请他教授自己雕刻技艺。最终,李兴友同意收陈正松为徒,陈正松利用空闲时间尝试简单的竹雕和木雕技艺。在师傅的指导下,陈正松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刻苦练习的决心,先后学会了木雕、竹雕和石雕技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在他的刻刀下诞生。
1982年,峨眉山风景区迎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农民纷纷转行投入旅游产业,陈正松顺势走上旅游行业。这时,陈正松学习的雕刻技艺派上了大用场,他决定雕刻龙头拐杖服务于游客。
慢慢地,陈正松雕刻的龙头拐杖远近闻名,也引起了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据陈正松介绍,一般的龙头拐杖售价在200元左右,工艺复杂的龙头拐杖每根销价可达3000元。
传承 龙头拐杖迎来春天
作为峨眉山风景区特有的手工艺品,龙头拐杖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深受游客喜爱。但令陈正松感到惋惜的是,当年拜师学艺时,雕刻龙头拐杖的师傅大约有20~30人,如今只剩他和儿子两人。
据陈正松回忆,曾经有位父亲带着儿子前来学艺,当他们得知雕刻需要匠人根据原木的形状凭空想象进行创作时,留下“不好学”三个字,便匆匆离去。此后也陆续有人前来拜师学艺,陈正松也手把手教过他们,却没有人能坚持下来。
好在陈正松的小儿子陈再兴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下,对龙头拐杖的制作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在父亲的支持与鼓励下,刻苦钻研雕刻技艺,如今已经熟练掌握龙头拐杖的制作技巧。父子二人用坚持和守候,诠释着平凡岁月里的别样人生。
值得庆幸的是,当前,黄湾镇人民政府已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对龙头拐杖的保护力度。利用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契机,拍照、录像,记录原始资料;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镇人民的荣誉感和保护力;利用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等契机,推荐陈正松携作品参加展出……
一路走来40余载的雕刻生涯,陈正松以“化枯根朽木为神奇”的技艺,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交谈最后,他满眼欣慰地说:“龙头拐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