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扎染传承人张晓平
在自贡市自流井区新街芦厂坝,有一家蜀颉牌自贡扎染店,这是一家有着60余年历史的扎染老作坊(现为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里面不仅保存着自贡扎染的传统技艺,还收藏着罕见的自贡扎染作品。它由已故的扎染大师张宇仲创建,现由其爱女张晓平继承。
张晓平作品《丝路》
近日,笔者走进这家老作坊,10余名扎染艺人正忙着扎花,70余岁的张晓平正仔细地画着新的图样。墙上挂满已扎染好的布样,那一抹靛蓝,染出了风花雪月的浪漫,沉淀出岁月的厚重与宁静,也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自幼学艺
协助父亲创新扎染技术
“袖口这一块的图案要用线条来表现,才能更细腻更柔美。”生产现场,张晓平正在指导一名扎染艺人制作扎染作品。环顾整个现场,扎染艺人们正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扎染工序之一的扎缬创作。随着她们手中银针不断飞舞,一幅幅鲜活的图案跃然纺织品上。
“我五六岁时就学会了简单的印染技艺。”张晓平回忆说,当时,几乎每个妇女都会一点印染技艺,她奶奶的手艺特别好,便跟着奶奶学习捏蝴蝶、菊花等技艺。1965~1972年,张晓平下乡到凉山州西昌市螺髻山畜牧场时,又掌握了当地的泥染技术和植物染技术。
但是张晓平直言,能有今天的成绩,更得益于她的父亲张宇仲。张宇仲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自贡扎染工艺大师。1972年,张晓平回到自贡后进入自贡市工艺美术厂工作,从最基础的烧火工做起,之后又陆续做过烘烤、涂印等工种。两年后,她才得以进入设计室,跟着父亲学习设计。
1978年,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把扎染技艺列入四川民间印染研究项目,与工艺美术厂签订共同研究合同。在协助父亲研发的过程中,张晓平和研究团队掌握了消失多年的扎染技术,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发现,不用刻版,靠人工扎缬,染出的纺织品可显出千变万化的冰裂、皱痕,色调浓淡各异,宛如烧制瓷器产生的窑变;面料由单一的棉布增加到丝绸、锦缎等;作品题材侧重于民族、民间风格,图案设计吸收中国画、装饰画、油画以及现代一些流派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既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不乏时代气息。”张晓平介绍道。
苦心钻研出的自贡扎染产品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产品上市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早前,张晓平还作为中国扎染艺人代表携作品到国外参加中国扎染、蜡染展览等。
开拓创新
传统工艺焕发勃勃生机
“自贡扎染的制作方法与普通扎染基本相同。”张晓平说,自贡扎染工艺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关键在于技艺创新、图案及色彩丰富、做工精细。自贡扎染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长足发展,麻、丝、绒、皮革、化纤等10余种面料皆可成染织品,人物、动物、花卉、书法以及几何图案、写意图案等皆可成纹样。扎缬技法开发出了撮、串、叠、塔、绞5大类上百种,染色技艺分单色染、同浴多色染、多浴多色染、点染、泼染、提染、筒染等,能染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调,产品色彩斑斓,扎痕耐久,纹样具有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工艺效果。
在继承了父亲扎染技艺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张晓平不断突破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染色、扎缬方法和操作规程,将蜀缬严密细致的特点与粗犷活泼的抽象效果巧妙结合起来,使扎染作品的色彩、色晕千变万化,绚丽多彩。
张晓平先后临摹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七十八神仙卷图》《红楼十二钗》等优秀扎染作品,色调古朴自然,线条流畅优美,人物唯妙唯俏,花草虫鱼栩栩如生。她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坚持不懈的匠人精神,使自贡扎染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教学传艺
扎染技艺正薪火相传
为传承自贡扎染技艺,近年来,张晓平做了大量教学工作。早在2009年,张晓平就应邀到四川美术学院等学校授课。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也于2017年3月成为四川理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张晓平给众多大学生传授过扎染技艺。
2018年,张晓平应邀先后到兰州交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服装色彩与功能方向专业的学生授课。课堂上,张晓平告诉学生们:“坚守手工艺技,就是坚守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她也希望,学生们将时尚前沿与传统经典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扎染作品。
张晓平说:“现在能够坚守手工艺的人不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准备招收一些大学生。因为他们有美术功底也热爱美术,我们的传统技艺需要一批这样的人才继承下去。”张晓平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技艺,自贡扎染要坚持本土特色,坚持文化传承,技法和文化底蕴缺一不可。(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