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来宝马,走花路!”连日来,眉山市仁寿县宝马镇洪水村的一条“彩虹路”刷屏微信“朋友圈”,成为当地文旅新名片。这条蜿蜒于田野间的“彩虹路”,不仅串联起田园风光与特色庭院,还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金丝带”。
洪水村的“彩虹路”以红、黄、蓝三色标线勾勒,与青山绿水、农家屋舍相映成趣。游客纷至沓来,或骑行拍照,或徒步赏景,昔日沉寂的村庄因这条“网红路”焕发出新活力。
“我们离县城非常近,与热门景点响水六坊仅有一田之隔,但因为缺乏吸引力,游客一直很少。”宝马镇负责人刘梅介绍,如今,将“彩虹路”与由闲置农房改造的“网红小院”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可游、可玩、可消费的乡村休闲动线。
“自从有了‘彩虹路’,来的客人越来越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归野茶室负责人汪易说,去年,他和合伙人在洪水村租下一处闲置农房,打造出这个有水有树的梦想小院。小院虽运营时间不长,但已小有名气,阳光和煦的午后,更是座无虚席。
“以前,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间接导致村里很多房屋都闲置了。”洪水村党总支部书记廖西阳笑着说,如今,不少年轻人租用翻新这些老旧房屋,不仅让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还为在村里有房屋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业就业思路,为村民提供了部分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
“从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变成人来人往的网红地,洪水村的这一变化,让大家看到了庭院经济在方寸之间散发出的新活力,我们也会继续做优环境、做好服务,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招引力度,因地制宜,持续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宝马镇负责人刘梅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洪水村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需找准“引爆点”。一条成本可控的“彩虹路”,通过精准对接短途游、拍照经济等市场需求,迅速聚拢人气;而庭院经济的轻资产模式,则降低了创业门槛,让年轻人成为乡村活力的“造血细胞”。下一步,宝马镇还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彩虹路”为切入点,打造更多更好更精品的“网红打卡点”,吸引社会资本探索农旅融合,持续壮大庭院经济,推动“网红效应”转化为长效产业,让乡村更美丽更热闹更繁荣。(郭侨 潘建勇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