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养兔 “蹬”开百姓致富大门

——记宜宾女青年李琴的乡土情


李琴给兔子喂食。

近日,笔者走进宜宾市长宁县花滩镇大冲村李琴的肉兔养殖基地,她正专注地指导村民如何精准把控肉兔饲料配比。

李琴的名字在大冲村可谓家喻户晓,村民们谈及她,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曾在城市里拥有稳定工作的女青年,返乡养殖肉兔,不仅实现了自身人生价值的升华,更引领着乡亲们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李琴查看兔子长势。

李琴(右)指导饲养员技术。

科学养殖  年出栏肉兔约100万只

读书时,李琴十分向往大城市的繁华,毕业后也成功入职一家央企,过着朝九晚五、舒适安稳的生活。然而,她每次回到家乡,看着村里大片荒草丛生的土地以及日渐稀少的年轻面孔,再想起儿时村里的热闹场景,心里都有些落寞。经过深思熟虑后,李琴决定放弃央企工作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回乡后,经过细致地考察,李琴敏锐地捕捉到肉兔养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肉兔养殖具备节粮、环保、高效、安全等诸多优势,且前期投入成本低、养殖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经过一番准备,2015年,李琴回乡创立了长宁县权运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就此踏上了养兔的征途。

创业初期,毫无养殖技术与经验的李琴,仅是搭建兔舍就困难重重。秉持着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态度,她上了各种网课,各类养殖培训现场总有她认真记录的身影,专家办公室里也频繁出现她虚心求教的场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省级肉用畜禽(肉兔)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基地等。她自己2023年也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同时,李琴积极推行肉兔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引进自动化养殖设备,精准把控饲料配比,为每只兔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些黑科技的加入,不仅从源头上切断了传染源,大大降低兔子的死亡率,还显著减少了养殖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020年,李琴带领公司与宜宾学院合作攻关,成功将肉兔粪便转化为有机生物肥料,并从肥料中提取出益生菌进行饲料配制,喂养该饲料后,兔子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明显提高。

如今,步入基地兔舍,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毛茸茸的兔子正茁壮成长。现在的养殖工作越来越轻松高效了。李琴笑着对笔者说,我们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后,肉兔年成活率稳稳超过95%,目前基地种兔存栏量达到2万只,每年出栏商品兔约100万只,每只母兔年均能产出4550只商品兔。

李琴(右四)领取奖牌。

创新经营  带动130余户村民增收

随着自家生意蒸蒸日上,李琴也没有忘记周边村民。除了常年提供18个就业岗位外,她还成立了长宁县鑫鑫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传授肉兔养殖技术,提供种兔,为大家搭建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在她的带动下,周边130多户村民从事肉兔养殖,每年户均增收突破10万元。她还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到村民家中手把手指导大家科学养兔。

在李琴的带动下,大冲村及周边乡镇的肉兔养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这兔子可真是开了咱老百姓的致富大门。养殖户舒玉超感慨地说,以前只知道守着自家那点薄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跟着李琴养肉兔,技术和销路都不用愁。大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啊!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定的贡献。李琴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将建15个养殖大棚,届时将由园区提供圈舍、技术及销售支持,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肉兔养殖,可提供30多个岗位。此外,公司还将引入更加先进的肉兔养殖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借助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的强大力量,让大冲村优质的肉兔产品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宋成均 彭燕燕

(图片由宋成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