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2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了解“菌中之冠”的“前世今生”
——探访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在“中国银耳之乡”巴中市通江县,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形象地描述出银耳的生长特性。通江县拥有超200年的银耳种植历史,这里不仅产出了“菌中之冠”——银耳,还坐落着我国唯一一座以宣扬银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以下简称“通江银耳博物馆”)。

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通江银耳博物馆,了解“菌中之冠”的“前世今生”,感受通江银耳的独特魅力。

通江银耳。

陈河古街风貌展示。

雾露溪畔九湾十八包生态环境风貌展示。

通江银耳博物馆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及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藏有文物566件,由“天赐、地孕、人文、和合、神奇、品鉴、乐享”七大展区组成,集传承、保护、科普、教育、娱乐、体验功能于一体。该博物馆不仅全面展示了通江银耳的历史文化、种植技术、发展过程、神奇功效、产品研发等内容,还通过“文化+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沉浸式逛馆体验。

在进入通江银耳博物馆之前,探班员发现,这个场馆的外观酷似一颗“露珠”,非常有特色。讲解员介绍,该场馆设计灵感来源于通江银耳的生长环境,是对“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这一自然现象的抽象表达和提升体现,而场馆圆润的外形既象征着雾露,又象征着银耳。

馆外广场上,浣月池边矗立着4根高9.9米的石柱,上面刻满了精美的浮雕。“石柱上雕刻的是耳农春夏秋冬四季劳作的场景。”讲解员告诉探班员,以前,当地耳农春天祭山、砍青冈树,夏天铡棒、发汗,秋天收获银耳,冬天则售卖银耳。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逐步总结出一套银耳古法生产工艺,包括砍山、铡棒、选堂、发汗、烘晒等12道工序,并流传至今。

走进馆内,依次是天赐、地孕展区。穿行其间,植被茂盛、水声潺潺、风声环绕、鸟鸣声不绝于耳,探班员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这里模拟的是陈河乡(现为陈河镇)雾露溪畔九湾十八包的生态环境,展示了通江银耳从最初的大自然孕育、发现、采食,到有意识的野外培育,再到研究出产质俱佳的椴木银耳栽培之法的过程。”讲解员解释道。

银耳制作工艺展陈。

神舟八号模拟舱。

原来,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通江银耳,一直都生长在青冈木上。以前,由于对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通江银耳一般伴随着黑木耳偶尔出现在林木和干枯的木材上,直到清朝开始有了人工栽培,才有了通江银耳的规模生长。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年),陈河耳农规模培育黑木耳,间有较多银耳产出,耳农经过反复试种,清光绪六至七年(1880年~1881年)终于获得成功,银耳生产开始从野生走向人工种植。

当前,正值通江银耳成熟采摘时节,在通江银耳博物馆二楼大厅正中间,有一个球状的玻璃阳光房,里面放置的30余根青冈木上,一朵朵银耳花争相绽放,晶莹剔透,像镶嵌在上面的宝石。

据介绍,要栽培出高品质的通江银耳极其不易。“通江银耳是一种木腐真菌,活木上长不出来,需把青冈木经过氧化、水分蒸干,才可用于生产。” 讲解员说,遵循古制,所用青冈木还讲究“座七砍八”,即青冈树需生长七年,第八年才能砍来种耳。

探班员正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银耳种植工艺,突然一个机械音从不远处传来,吸引了探班员的注意。循着声音走过去,一个机器人出现在探班员眼前,此刻正滔滔不绝地“解说”着对应展区的内容。原来,这也是通江银耳博物馆的“解说员”,它可按照程序自动在展厅移动,并根据所在位置的展品进行详细讲解。

在通江银耳博物馆,科技元素还真不少。在银耳功效展区,全息投影可根据游客需求,投影出一位数字“讲解员”,实时介绍银耳功效;在4D影院,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影院内的座椅可随着场景变化不断调整,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银耳文化;在VR游戏机前,游客依次排队体验砍伐青冈木、种植银耳、采摘银耳等过程。

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太空舱矗立在通江银耳博物馆四楼正中央,模拟的是神舟八号载人飞船。2011年11月,通江银耳菌种、菌丝搭乘神舟八号载人飞船上太空进行育种试验,并成功培育出优良的“航天菌株”。后经配对筛选,10株菌株被制作成菌种,运回通江县试种,取得了初步成效。“不少来研学的小朋友对此十分感兴趣,大家争相进入太空舱学习、体验。”讲解员说。

漫步于通江银耳博物馆,处处都能学到不一样的知识,有趣有看头。如模拟打造的陈河古街,1∶1还原的场景让游客仿佛回到了民国时期;古街码头停泊的小船,是通江人民开辟银耳商贸之路的见证;场馆炖煮的银耳汤,浓稠甜蜜,一如通江银耳的甜蜜发展之路……天气炎热,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要尝一碗地道的银耳汤,不妨来通江银耳博物馆逛一逛、尝一尝吧。(本报记者 杨晓慧)

(图片由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