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都正德实验小学 周子游
周子游体验采茶
清明时节,妈妈带我参加了茶文化研学营。在研学营的组织下,我们一大早就坐上了前往雅安市蒙顶山月亮湖的大巴车,快到目的地时我远远地望见了蒙顶山上种植的一排排茶树,它们像列队的军人一样整齐。
一到目的地,我就迫不及待地冲进茶园,此时走来一个叔叔,他告诉我采茶需要仪式感,于是我和妈妈戴上斗笠,围上围裙,挎上竹篮,用叔叔教我们的方法采茶。采茶时,需要伸出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一叶一芽,往右边一拧一提,一片标准的茶叶就采下来了。采头一片茶叶时眼睛就要开始搜索下一片茶叶,这样效率才能大幅提升。伴随着《茶山情歌》欢快的旋律,我和妈妈的动作也充满了节奏感,一早上时间我们就采了小半筐茶叶,叔叔说整个制茶需要十二道工序,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道工序——采茶。
在叔叔的带领下,我们把采好的茶叶放到竹篾里平铺晾开,吃过午饭后就开始烧锅准备炒茶。这是一口专为炒茶特制的大铁锅,设置了两个开关,分别控制锅底和锅边的温度。叔叔伸手到锅内感受了下温度后说可以炒茶了,我们便赶忙搬来小凳子围坐在锅旁观看。只见叔叔端过竹篾将茶叶缓缓倒入锅内,用手迅速翻炒起来。是的,你没看错,是直接用手翻炒。趁锅内温度还不是特别高,我也亲身感受了下,手掌打开、手心朝下、大拇指朝内,把锅底的茶叶往胸前扒拉,然后顺势用大拇指往上一翻,此时需牢记手心朝上,手指不能接触锅底,不然就变成“虎皮凤爪”了哟,这便是第二道工序——杀青。
经过几分钟的翻炒,叔叔把微卷的茶叶再次盛入竹篾,反复地高高抛起,这是为了让冷空气穿透茶叶,瞬间冷却锁住香气。平铺晾凉后抓起一小撮冷却后的茶叶,放进手心顺时针轻轻地揉搓,妈妈说这个动作像太极中的招式,这道工序叫揉茶,目的是给茶叶定型,让茶叶在杯子里泡开时叶片更美。杀青——抛茶——揉茶这三道工序需要重复三次,叔叔一边制茶一边给我们讲解,九道工序下来叔叔已累得满头大汗。
“呲”的一声,叔叔的一滴汗珠落到锅边瞬间蒸发,妈妈说:“你看,叔叔辛苦吧,所以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叔叔将揉搓后的茶叶再次倒入锅内,这道工序叫烘炒,刚刚还在为我们答疑解惑的叔叔已不再理我们,而是专注地烘炒茶叶,这是手工制茶的关键工序,全凭制茶师傅的一双手感受温度,只见叔叔一会儿把茶叶捧起来抖落到锅里,一会儿把茶叶捏在手里揉捻,还会放到耳边听一听。当我们都能听到茶叶与锅底接触发出如音符般清脆的声音时,说明茶叶的干燥度刚刚好,这时我发现锅边有好多小圆球,再仔细一看毛茸茸的,叔叔介绍说这是茶毫,茶叶上都有茶毫,就是在采茶时看到的白色毛毛,随着制茶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茶毫脱落了,圆滚滚的小毛球出现就说明烘炒工序结束。
完成定型、打包最后两道工序后,手工制茶也就圆满完成了。我把茶叶分给了爷爷、爸爸和舅舅,他们都说这是孝心茶,香味浓郁,口感醇美,看到这里小朋们是不是也对制茶心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