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1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关于加强新时代成都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出炉
科学家、航天员、科幻作家等将进入成都市共享教师库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技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成都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学生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学教师数量规模和能力素质充分适应发展需求,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教育水平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一方阵。为达到以上目标,成都将有哪些新变化呢?一起来看看。

培育一批实验教学名师工作室

培育一批实验教学名师工作室,组织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和说课案例。基于成都智慧教育云、成教音画等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蓉城青少年线上科学实验室+大课堂”,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科学教育资源和探究型科学实验课程。建立成都市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市、区(市)县教研机构中设置科学教育教研员岗位。

各中小学校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

推动各中小学校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各中小学校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组织学校与机构开展结对活动,各中小学校原则上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优质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

鼓励中小学校在每年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

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参加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实践活动,每所学校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学实践到基地”“科学第一课进校园”等活动。

每所义务教育学校至少提供1个科学教育类的课后服务项目

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小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每所义务教育学校至少提供1个科学教育类的课后服务项目。

5年时间实现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实施科学教师专项招聘计划,加大高水平、复合型的高中阶段理科专业教师配备力度,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用5年时间实现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遴选500名科学家、航天员、科幻作家等进入成都市共享教师库

实施科学教师共享聘任计划,遴选500名科学家、航天员、科普教育专家、科幻作家、科技工作者等进入成都市共享教师库,探索“共享专家驻校科普”学校试点,构建“学校提需求、专家进校园”的科学共享教师效益发挥机制,每年度开展1000次专题活动。

每年组织1000人次中小学科学教师到在蓉高校、高新科技企业等参观学习

实施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计划,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示范项目的中小学科学类培训项目,分层推进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开展实验教学操作技能竞赛,每年组织1000人次中小学科学教师到在蓉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等参观学习。

打造科学教育、科幻教育等泛在场景

鼓励学校通过设置科学角、科幻角、科幻书屋等设施,打造科学教育、科幻教育等泛在场景。加强学生科学社团、科幻社团建设,充分用好各类校园空间开展学生科普制作作品、科幻画作品、科幻模型作品等迭代展示。依托世界科幻大会等资源,遴选一批适合学校使用的资料、作品,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深度融入科学教育、科幻文化等元素,加大优秀科学教育图书保障力度。

支持成都市第二中学率先建设成都市科技高中

支持成都市第二中学率先建设成都市科技高中,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牵头建立科技高中联席会议机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师配备、招生政策、建设项目、经费保障等方面指导推进发展。在全市培育100所左右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设施设备与师资条件保障,健全并落实评估考核措施。

推动公益性科普基地、科学教育单位坚持免费向中小学校开放

推动公益性科普基地、科学教育单位坚持免费向中小学校开放,配合学校开展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情况纳入主管部门的年度考核并适时向社会公布。鼓励市场化运行的科普基地、科学教育企业以及科幻游学、科普研学等项目面向中小学生减免收费,更好发挥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动员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加大科普投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

组建高校(科研院所)附属学校建设联盟

组建高校(科研院所)附属学校建设联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利用实验室、科研基地、优秀师资等深度参与附属学校科学教育教学。健全高校附属学校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积极构建科学教育校地合作机制。加大高校科学教育资源开放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学家研究和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安排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中小学生开放,协同组织科学夏(冬)令营等活动,为科学实践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实施全流程监管

合理规划全市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审批程序,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落实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要求,实施全流程监管。

科学设置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类项目班招生计划

完善试题形式,坚持素养立意,增强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减少机械刷题,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加强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持续优化全市中考政策,科学设置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类项目班招生计划。(赵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