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平整的文体广场、窗明几净的村室、四通八达的村内道路、迎风摇曳的路边绿植、生动活泼的墙体文化、集中连片的光伏大棚……近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六村镇破车口村,一幅美丽的乡村新图景跃然眼前。
破车口村原为黄河渡口,据传在一次河水泛滥时,为了保护大堤,人们用装满土的破四轮车堵住决口,化险为夷,由此得名。
“前些年,村内街道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经常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尤其是夏天,到处都充斥着臭气。”提起往昔破、烂、旧的村容村貌,村民王国存直摇头。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破车口村“两委”决定,首先从村民最关心的人居环境抓起。通过村干部带头捐款、村民自筹、向上级争取奖补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村里先后整修主街道7830米,栽种绿植2000余棵,安装路灯2000余盏,建成占地385平方米的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和占地3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近年来,破车口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里的主干道铺上柏油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成水泥路,村民房前屋后栽植了树木和鲜花,精美的墙绘形象生动,闲置的农家院变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
乡村要发展,除了“面子”亮,还需要“里子”好。破车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红林下定决心“要从黄土地里刨出‘金疙瘩’”。
借“光”生“金”促增收。破车口村“两委”牢牢把握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从2014年到2017年,村里陆续建成占地700亩的光伏电站,村民每亩获得1100余元的土地租金。
破车口村“两委”还积极探索“光伏+农业”融合发展模式,2016年探索引进灵芝菇项目。经过4年20余次试种,该项目2019年获得成功。“通过近10年的努力,现在我们村的灵芝菇种植已发展到82座大棚100余亩的规模。灵芝菇可以一年3茬轮番上市,年产量达1500吨,产值达2000万余元。”提起灵芝菇项目的收益,王红林十分自豪。
为进一步提高灵芝菇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破车口村配套建设了两个干菇及菇酱生产车间,每年生产干菇100吨、菇酱1000吨,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这些灵芝菇深加工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如今的破车口村,还建成了配套设施齐全、占地60余亩的新社区,一栋栋新房整齐划一,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延伸至各家各户,一幅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农民富的新时代美丽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王都君 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