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1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下足“绣花”功夫 实现脱贫“清零”
乐山市安坪村2019年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

远眺安坪村

安坪村李子产业示范基地

安坪村聚居点

317,笔者走进乐山市沐川县高笋乡安坪村,远远望去,2排灰瓦白墙的新房依山而建,门前微菜园,房后绿化带,聚居点周围的李花在风中摇曳,一幅乡村田园风景画徐徐展开。聚居点入口处,占地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很是醒目。

近年来,安坪村以“党建引领、脱贫绣花”为总体思路,以农民夜校、民俗文化和五星评比为三大载体,下足“绣花”功夫,着力“绣”好民生、产业、精神和文旅四朵“脱贫之花”,2019年,安坪村实现脱贫“清零”,人均纯收入达1.95万元。

没有摘帽之前,高笋乡安坪村是省定贫困村,地处沐川县西北部,辖9个村民小组共34112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183人,沐舟路穿村而过,守着便利的交通却没有富起来。

过去,由于村班子软弱涣散,村里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生产模式单一、村民收入微薄、经济发展吃力,是典型的弱村、穷村。“那时候,村里说话无人听,做事无人应,群众经济差,干部没威信。”谈起过去的状况,不少村民直摇脑袋。

“现在村上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没有集体经济,大家就种点水稻、玉米,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现在种了李子,有了产业,也住上了新房子,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谈起现在的变化,安坪村二组村民万绍永一脸自豪。

走进如今的安坪村,一栋栋漂亮的农房小别墅映入眼帘,平坦干净的水泥路连接家家户户,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遍地开花,安坪人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安坪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通过运用“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民生实事工程和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安坪村870多岁的夏奶奶,爱人患有精神疾病,儿子有语言障碍,之前住在一间破旧的土木房里,四面透风,全家仅靠养鸡喂猪维持生计。村“两委”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像夏奶奶这样的家庭建成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乡村两级干部直面问题,对安坪村发展规划进行斟酌研判,及时调整,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反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邀请党员担任重大项目监督员、协调员,穿梭于工地现场,向住房项目要质量、要进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坪村在2016年底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聚居点,配套文体广场、文化大院、绿化亮化等设施,31户村民于2017年春节前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园。同步建成的“1+N”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让乡亲们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一站式服务。此外,还修建村组道路15公里、联户路4公里,实现安全饮水、农网改造、环境治理全覆盖,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田园新村真正美起来、亮起来。

“安居解决了,乐业才是长久之计,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关键靠产业支撑。”村党支部思路明确。面对集体经济为零、产业发展不明、群众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村党支部采取“党员+基地”的引领模式,精心打造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2015年,安坪村从帮扶部门乐山市司法局争取到李子树种苗款6万元,组织党员和村组干部率先发展了300亩李子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引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成功带动91户村民种植茵红李2000余亩,村民产业覆盖率达90%2019年,安坪村李子年产70吨,种植户户均增收4000元。同时,安坪村还发展茶叶500亩,养殖生态猪600余头,委托代养土杂鸡1.2万只,培育农业专合社3个、家庭农场2个,建成浙川东西部扶贫来料来样加工扶贫车间1个。

昔日“后进村”蜕变成示范村,如今的安坪村,新房拔地而起,公路蜿蜒延伸,产业蓬勃发展,山峦叠翠、风景如画。安坪村先后获评省级“四好村”、脱贫攻坚示范村,并获全市脱贫攻坚奋进奖。2019年,安坪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被乐山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紧抓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庄契机,安坪村党支部将紧密团结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条环线、三个基地’,以田园新村聚居点、千亩李子园为核心,以红色文化、平安文化、农耕文化为载体,奋力建设‘春赏花、夏摘果、秋垂钓、冬刨汤’的幸福美丽新村。”安坪村党支部书记雷文明表示。(崔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