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兴隆镇中心学校教师用多媒体上课
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作为四川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德阳市中江县,也是留守学生占比44.3%的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在办好家门口学校的同时,也在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德阳市教育局出台一系列帮扶中江县南片区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措施,为中江教育“强筋壮骨”,让中江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镇一样的优质教育。
以点带面,区域推进
2018年7月,为帮扶中江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推动中江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德阳市教育局在充分调研中江县南片区教育和学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中江县南片区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德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帮扶周期定为三年,总体目标为,通过三年的工作,努力使中江的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助推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2018年9月以来,市教科院牵头组织对中江南片区10个乡镇、40余所学校进行质量提升工作,通过送教到校、联合教研、专题讲座、师生结对、跟岗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开展以来,德阳市教科院和相关直属中小学累计送课215节、培训或讲座54次,帮扶与被帮扶学校师生互访累计1200余人次,教师跟岗学习交流160余人次。
此外,德阳市教育局还搭建了帮扶与被帮扶学校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破解教学难题,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结对帮扶,提升质量
在德阳市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中江县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结对帮扶学校纷纷捐资捐物,补齐农村学校硬件短板。
从德阳市教育局的一份捐赠表中可以看到,东汽八一中学为中江县万福中学援建一个包含一套语音教学设备和30台联想一体机电脑的语音教室、德阳外国语学校捐赠普兴中心校多媒体教学设备32套、东电外国语小学捐赠中江石龙中心校电脑40台、德阳三中捐赠广福中学课座椅300套……据统计,德阳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及12所市直属中小学校累计捐赠约130余万元教学设备,用于改善中江南片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现在学校硬件设备不断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兴隆中心校校长蒋良松告诉笔者,教师使用多媒体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改也是突破口之一。根据德阳市教育局的帮扶方案,要帮助被帮扶学校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探索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8年9月,德阳市人民政府聘请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李继星为德阳教育改革顾问,积极构建助推德阳教育发展的五大体系。
在李继星的指导下,德阳中小学纷纷构建起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结对帮扶一年半以来,中江南片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送教送培,铸强师资
农村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农村学校要留得住师资,还需培育精品教师,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为此,德阳市教育局制定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通过学术引领、校级交流、校本研修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2019年全市共23867名教师参训。
除实施教师全员培训方案外,各帮扶与被帮扶学校还通过送教送培、跟岗学习等方式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
2018年10月,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叶俊芝名师工作室成员到兴隆中心校送教,标志着两校结对帮扶工作正式开展。一年多以来,两校师生互访交流120人次,跟岗学习87人次。
通过送教送培,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通过“问诊式”的听评课,教师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结对帮扶也让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在去年德阳市优质课竞赛中,兴隆中心校教师曾馨作为中江县14个学科参赛者之一,她捧回了全市一等奖的荣誉。2014年参加工作的曾馨,英语教学成绩连续三个学期位居全县前3,她多次参加市级交流,获得市、县教学质量奖,还被评为县教学新秀。
德阳市教育局局长屈直表示,对中江县南片区学校质量提升帮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结对帮扶工作的推动下,中江县农村学校优质发展、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中江教育的筋骨更加强壮了。(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