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8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去成都自然博物馆开启穿越亿万年的时光之旅


成都自然博物馆  吕国应

对于喜欢恐龙的市民而言,如果家门口的博物馆收藏了琳琅满目的恐龙化石,那将成为一个不可错过的打卡地。11月2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倍受期待的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有哪些亮点?三大馆藏“明星”——合川马门溪龙、隆昌铁陨石、大竹重庆鱼,又有什么背后的故事?一起去看看吧。


大竹重庆鱼

隆昌铁陨石

西南地区建筑体量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藏品6万余件

据介绍,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的陈列室,其原本的功能是成都理工大学教学实习和收藏保管标本的一个空间。1962年,该陈列室升级为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最新的这次改扩建,不但扩大了建筑规模,也补充了生物类展品——总建筑面积约50641平方米,是西南地区建筑体量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同时馆内拥有矿物、岩石、矿产、宝玉石、古生物以及现生动植物标本6万余件,成功完成了由高校博物馆向公共博物馆的转变。

博物馆外形酷似雪山,到了晚上,整个建筑亮起灯,宛如城市中的点点繁星。据介绍,为打造当前所呈现的外形,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地上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屋面结构为焊接球网架结构,而钢结构主体工程造型复杂多面,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也很高。为实现这种复杂的大跨度异形建筑结构,同时兼顾美观、大方的建筑形态,施工中还利用了3D打印技术,建筑外壳和穿孔石材幕墙均运用了该项技术。

此外,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还融合了丰富的四川元素——“蜀山”“蜀道”“蜀水”,主馆建筑由六个山峰岩石造型的单体组成,以此致敬蜀山;而六个单体之间通过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

合川马门溪龙

闻名世界的中国恐龙重新“站”起来

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大厅,正中央区域是一个全3D浮雕模型的四川省地形沙盘,整个四川省的地形地貌以及成都的位置一览无余。一抬头,大厅上空还悬挂着六只形态各异的翼龙。

围绕“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的主题,博物馆设有“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探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个常设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

恐龙可以说是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最大看点之一,而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无疑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合川马门溪龙是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恐龙,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长约24米,拥有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成都理工大学新校标上的恐龙形象,也来源于此。

1957年, 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今天的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挖掘。后经过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等人的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对合川马门溪龙化石进行了“体检”,并针对其出现的化石骨骼断裂、钢支架锈蚀、姿态不够准确等“病症”开启大修。

作为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的修复工程量巨大,期间可能需要参考其他蜥脚类恐龙的“长法”。所以,每根骨头都有该去的地方,也有专属的编号。同时,出于清洁、保养和观赏的考虑,其中的一些骨头化石需要再刷一些涂料。

据介绍,要让合川马门溪龙“站起来”,修复师们把每一根颈椎背椎腰椎股骨胫骨趾骨都钻上孔,给每一根骨头眼儿里穿上铁丝。不同型号的骨头,配上不同规格的铁丝或钢钉、钢条。在把巨大无比的合川马门溪龙一块一块搭起来之前,修复师还要先给自己和恐龙化石焊一个又高大又坚固的钢架。然后,把恐龙局部往上垒,固定成型,恐龙就逐渐变成游客能看懂的样子了。

经过为期两年的修复,合川马门溪龙终于在距其生活年代1.5亿年后,再现风采。

一块陨石一条鱼也是不可错过的两大看点

除了恐龙化石外,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还有另外两件“镇馆之宝”。一个是位于一层展厅的“隆昌铁陨石”,它于明朝年间陨落到内江市隆昌县城西北郊,公元1761年被人挖掘出来,1972年被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收藏,是难得一见的铁陨石。

另一个则是“大竹重庆鱼”,放置于三层的“生命探源厅”,这具大型鱼化石保存完整,身体饱满,头、尾、鳍等各个部位均清晰可见,形态栩栩如生,鳍立体完整的形态和大个体堪称“中国之最”。

其实,馆内值得打卡的地方还不止这些。探班员发现,大厅右侧的直梯上标注了每一个楼层的展厅和主要展览的主题,游客可以明确找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不用担心花费太多时间去寻找展厅位置。

除了藏品丰富,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还加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AR技术、全息技术、4D影院等,观展时的互动体验充满科技感。比如巨型马门溪龙雕塑复原模型,通过数字触控显示技术,模型外部会随着光影效果,呈现出骨骼、血管、内脏等器官。触控按钮后,不仅可以控制恐龙的呼吸,观察其器官的运行,还可以体验虚拟投喂等。据探班员观察,几乎每个展厅都有VR互动体验装置,在小朋友们喜欢的昆虫展上,就可以通过VR视角直观感受昆虫眼中的自己。

恐龙、陨石、标本……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个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神奇世界,可以通过每一件展品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奥秘,了解世界的丰富与奇妙,开启一场穿越亿万年的时光旅行。(李宇欣)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成都理工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