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丹棱有个“张不卖”


在眉山市丹棱县丹棱镇大林村,水果种植户“张不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丹棱这个水果种植大县,“张不卖”的水果以其高品质获得了当地水果种植户和商贩们的一致认可。近日,记者走进“张不卖”家中,深入探究其高品质水果背后的故事。

“张不卖”本名张可文,为何叫做“张不卖”呢?

这一别称起源于2011年。当时,张可文率先种植了“不知火”品种,果子成熟后,由于张可文的“不知火”产量高、品质优、口感好,外地商贩纷纷打来电话抢购,可张可文就是不卖,朋友因此纷纷称他为“张不卖”。从此,“张不卖”的名声就这样传播了出去。

张可文种的水果真的不卖吗?不是,他是要等到产品质量最好的时候才销售。为了创造自己的品牌,张可文经过几年的探索,制定了用过催红剂的水果不卖、用过膨大剂的水果不卖、打蜡处理过的水果不卖、有农药残留的水果不卖、用化肥催产的水果不卖、长期贮存的水果不卖、品质不佳的水果不卖“七不卖”原则。

正因为有了像“张不卖”这样的农户,“丹棱桔橙”的品质才有了保障,销路才越走越远。

据悉,从1994年开始,张可文先后种过“罗脐”“丰脐”“朋娜”“纽合尔”等品种,经过重重探索,最后确定了以“不知火”为主,搭配“爱媛”“春见”等优新品种的种植方式。种植道路上,“张不卖”遭遇过不少挫折,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卖高品质水果”的原则,也让自己“张不卖”的名声越传越远。在他的坚持下,2017年,张可文一家种植果树1300株,全年水果产值收入在25万元左右,除开各项开支纯收入17万元左右,成功依靠水果种植发家致富。

一家人富了不算富。201610月,张可文带动外出打工的侄女张燕丹返乡创业。并成立了丹棱县翰林开心农产品有限公司,公司除了收购当地水果并对外销售外,还成立“张不卖”品牌商标。20174月,张可文又与张燕丹等人联合发起成立了“丹棱县张不卖水果专业合社”,合作社带动200余户社员以“七不卖”为原则实现抱团发展,成功把“丹棱桔橙”销售到北京、宁夏、浙江等地,取得巨大成功。

在此基础上,好学的张可文继续开展着对水果品质的追求,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还到以色列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如今的张不卖水果专业合社,已经成了“四川省农科院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创业孵化基地”“丹棱县新欣培训学校实训基地”。

“要卖就卖最好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品质永远是销售最好的保障!”谈到未来的发展,张可文信心满满。

(刘敬宗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