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3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高血压患者安全度夏“三步曲”——防暑、补水、调药

20255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社会老龄化加剧、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缺乏体力锻炼等将会进一步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

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没有感觉就不服降压药

一项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31%。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的,不是凭感觉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有些高血压患者患病时久,适应了高的血压,平时并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直到严重时引发了脑溢血等疾病,所以,没有感觉就停服降压药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误区二

一旦开始服药就停不了

一些患者诊断为高血压后,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坚持不服药。降压药并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及早控制,可以更早预防心、脑、肾等器官因此带来的损害。

误区三

血压高时再吃药,不高不吃

有些患者认为血压≤140/90mmHg就算正常了。其实即便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会随血压的突然升高而增高。《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明确指出: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口服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和控制,如果用药不规律,可能会产生血药浓度变高,引起血压反复波动,也就是发生血压明显升高和正常血压反复交替的现象。

科学预防高血压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不吸烟;

限制饮酒;

坚持运动;

心理平衡;

管理睡眠。

留心清晨高血压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之内存在一定的节律性。清晨,人从睡梦中醒来,人的交感神经也开始兴奋,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在上午810点及下午46点各有一个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在夜间降至最低,并保持一定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一天量几次血压,每次的数值都不相同,有时甚至有较大的差异。

药物治疗方面,要先了解自己的血压目标,一般应把清晨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高危患者可降至125/75mmHg以下。

临床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长效降压药,服药时间也会根据情况给予建议,可考虑从清晨服药改为每日两次或睡前服药。

高血压患者如何安全度夏

血压一年四季也有变化。夏天相对于其他季节而言,人体水分蒸发多,盐分丢失也多,因此造成血容量相应降低,血管的紧张度下降,血压随之降低。另外血管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夏天温度高,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血压就会相应降低。

但低血压也会造成人体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对低血压的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出现器官血液灌注不足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和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专家提示,当高血压患者多次测量血压低于120/60mmHg时,或服药后出现无力、头晕、虚弱等症状,尤其是起身后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出现跌倒等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患者想要安全度夏,一是要做好防暑降温,在高温炎热的时候减少外出;二是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身体脱水;三是坚持家庭自测血压,做好记录;四是定期到医院心内科就诊,及时调整用药,不要让过低的血压给身体造成伤害。

(据解放军总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