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8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纳溪区滑坡地上长出“富民果”


村民采摘梨子。

本报讯 仲夏时节,瓜果飘香。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青风村的400余亩黄花梨果压枝头,秀色可餐,游客在梨园里往返穿梭,选梨、摘梨、品梨,体验采摘的乐趣。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片400余亩的梨园,20多年前竟是一片人见人愁的“滑坡地”。如今,这片“滑坡地”在当地政府科学规划下种植黄花梨,经过村民的精心管护,已成为一片“增收地”,每年都给村民带来直接收入超100万元。

1998年,清风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山体滑坡,山体崩裂,整体移位。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白节镇人民政府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要求,经多次考察,因地制宜,最终选择在400余亩的滑坡山体上种植黄花梨。在梨树挂果前的3年时间里,纳溪区农业农村局派出专家手把手指导村民进行科学管理、适时施肥、防治病虫害,确保梨园3年后初有成效。2002年,青风村的黄花梨亮相市场,因其水分足、味道甘甜、入口化渣的品质备受消费者青睐,不少消费者还亲自前往青风村采摘。

“既要让黄花梨丰产,更要让老百姓增收。”随着黄花梨进入盛果期,白节镇人民政府为了让青风村的黄花梨卖上好价钱,率先硬化了通往黄花梨园的公路、排水设施和生产采摘便道,让不少城里来的游客直接进园采摘购买,让村民在梨树下就能赚到钱。

除了种植黄花梨每年给村民带来超100万元的稳定收入外,近些年,当地还充分利用梨树下的空地养殖大白鹅、土鸡、土鸭,通过种养循环,既让村民省去了为梨园除草的时间和劳力,禽粪还肥了梨树,一年下来村民靠着梨园喂养出栏的家禽就有上万只,又给他们带来了20余万元的收入。

今年,青风村集体资产公司还引进一位食用菌种植业主,依托梨树修剪的枝条制成香菇菌棒培育菌菇,菌菇采收后废弃的香菇菌棒和禽粪发酵还能制成有机肥,施入果园,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产业链。

滑坡地带因地制宜发展梨树产业,在梨树下养殖家禽,用梨树枝条制作香菇菌棒,香菇菌棒和禽粪混合制成有机肥……一个依托梨树的循环增收产业链条正在青风村变为现实。这条产业链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让村民走上了一条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由富变美的乡村振兴之路。(周超文 梁隆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