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风险比女性高6~8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中早期胃癌占比较低,不足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胃癌。
筛查建议
胃癌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内镜筛查,根据胃镜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决定后续复查频率,如未见异常改变,可每2~3年复查1次胃镜;如发现异常,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1.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结构,少吃粗糙及腌制食物,忌暴饮暴食和辛辣食物,尤其是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2.HP(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行根除治疗。
3.定期完善胃镜筛查,以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4.戒烟戒酒,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减压。
6.遗传性胃癌高风险人群须定期行胃镜或染色胃镜检测及随机活组织检查,并尽早治疗。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差,患者五年总生存率不足15%,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筛查建议
1.对于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2.借助于肝脏超声显像和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当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或者血清AFP阳性的患者,推荐行腹部动态增强多期CT和(或)MRI扫描。
预防建议
肝癌的预防主要从两个层面,一是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一级预防措施,二是通过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措施:
1.接种乙肝疫苗。
2.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该尽早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戒酒或减少饮酒。
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避免摄入发霉食物。
二级预防措施:
对肝癌高危人群,通过肝脏超声显像和血清甲胎蛋白进行定期筛查。
食管癌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的食管癌病例,约一半都集中在中国,且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筛查建议
1.在食管癌极高发地区,推荐对筛查目标人群开展5年1次的内镜普查;而在其他地区,则推荐对高危个体每5年进行1次内镜筛查。
2.对内镜筛查发现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中度异型增生)、病变直径大于1厘米或合并多重食管癌危险因素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其余患者可2~3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
3.对内镜筛查发现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度以上异型增生)、早期食管癌及进展期食管癌,应依据相应指南给予标准治疗。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2.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3.不食用烫食,不饮用烫水。
4.尽早治疗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甲状腺癌
全球癌症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以女性居多,是我国女性新发癌症的第3位,女性患者数是男性的3.8倍,以中青年女性多见,30~64岁为甲状腺癌高发年龄段。我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颁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4.65/10万。
筛查建议
1.甲状腺癌筛查需要同时进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的形态检查(即彩超),以及血液实验室检查(即甲状腺功能全套)。
2.一般无症状人群不推荐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
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每年1~2次。
4.有甲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甲状腺,每年1次颈部彩超。
5.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
6.对于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可每6~12个月行颈部超声检查1次,对暂未治疗的可疑恶性结节,可缩短颈部超声检查的间隔;必要时考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
预防建议
1.避免颈部放射性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3.保持心情愉快,合理疏导不良情绪。(本报记者 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