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凉山州美姑县寒意渐起,而位于美姑县拉马镇北美工业园区的红梨深加工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动化生产线上,饱满的红梨经过清洗、破碎等工序,金黄的汁液顺着管道流入过滤设备,最终灌装成瓶,整齐码入恒温冷库。
近年来,美姑县立足山区资源禀赋,锚定农业兴县战略,以“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红梨、水产等产业多元发展,在园区建设、品牌打造、民生增收上持续破题,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园区筑基
18个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
走进红梨深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四川美姑县帆梦农业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李鹏介绍:“这条生产线9月底刚投产,每天能处理鲜梨30吨,以后村民再也不怕梨子在树上了。”
“传统农业种植零散、抗风险能力弱,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靠园区把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起来,串成产业链。”美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1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肉牛、山羊、红梨、粮食等多个产业,其中包括1个省级星级园区和9个州级优秀园区,这些园区就像一条“珍珠项链”,把分散的农户和市场紧密连接起来。
除深加工车间外,园区还配套建设了2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其中2000亩基地里安装了滴灌设备,技术员正指导农户给果树做冬季来临前的养护。“我们不仅提供种苗,还派技术员下乡手把手教种植技术,从开花到结果全程服务,保证红梨品质。”李鹏说,目前园区已带动尔布村、子史村等5个村200多户农户种植红梨,种植面积从2000亩扩大到2万亩。
品牌突围
“一线合作+自主创新”拓销路
“园区已与北京汇源果汁集团达成深度合作,我们生产的红梨原浆成为北京汇源果汁集团系列健康饮品的重要基料。”李鹏拿起一袋红梨原浆,标签上的“汇源合作供应商”字样格外醒目。借助与国内一线品牌的合作,美姑红梨成功嵌入全国性供应链。
“我们的红梨产自海拔2600米以上的山区,昼夜温差大,糖分和营养更足,深受消费者喜爱。”李鹏介绍,目前产品已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下一步园区将建设2000吨复合果汁生产线和1000吨NFC果汁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1.1亿元。
在借外力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美姑县也在积极培育本土品牌。自主品牌“美姑美”高山红梨膏上线电商平台后,订单持续增加;针对年轻消费者开发的“群芳彝姐”炖梨、红梨啤酒,也在成都、重庆等地商超热销。
民生兜底
家门口就业实现“一地双收”
“以前种地一年挣几千元,现在在园区开拖拉机、管田间,每月能挣务工费,家里还种植了玉米和土豆,有了双收入。”勒格子者是拉马镇居民,自园区建成后便在这里上班,说起收入的变化,他笑得合不拢嘴。
像勒格子者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红梨深加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直接提供超300个就业岗位,优先录用当地劳动力,每年发放劳务报酬超800万元。
如今,美姑县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初显。黄牛产业正以“企业搭台+农户参与+科技支撑”的模式强势突围,2个千头级母牛繁育基地与59个村集体肉牛养殖基地拔地而起,常态存栏突破9.12万头,产值达2.6亿元。同时,山羊存栏19.2万只、岩鹰鸡振翅27.7万羽、高山黑猪存栏25.87万头,山羊与岩鹰鸡专用园区、扩繁场、规模化育肥场次第落成,多元畜牧生态圈已然成形,成为带动群众增收15亿元的重要支撑。
从园区筑基到品牌破局再到民生兜底,美姑县正以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成效,让乡村振兴的图景愈发清晰。(江滢 阿勒睹日 汪振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