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7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王丽鸽:为学生指明航向的“灯塔”


“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2017年,王丽鸽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毕业后加盟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三尺讲台从此成为她的人生舞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对她来说不是障碍,而是优势。

她既是老师,又像学生。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觉得她是一个睿智的学姐,平易近人而不会敬而远之。她和学生没有距离感,因为她“刚才还是学生”,因此,她也更能懂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乐。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王丽鸽在思政课堂上赢得学生,并不靠作为老师的威严,而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关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以辩明道  以论正言

辩论启真

在互联网上“众声喧哗”的时代,学生面对的可能是一片信息的“汪洋大海”,也会接触到各种观点,甚至真真假假、扑朔迷离、断章取义、偷梁换柱的虚假信息。这把“双刃剑”,对思政教育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

在王丽鸽看来,这既对同学们探求真相、明辨真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同学们全面认识问题、抓住本质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越是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就越是需要我们找到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

同时,同学们也十分期待老师能够“指点迷津”“授业解惑”。因此,她认为,老师首先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不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也可以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彰显理论的魅力。

有时候,王丽鸽会给学生提出一些“接地气”的问题,有时候则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凝练一些问题,师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王丽鸽从不怕学生提问,反而是鼓励学生提问,希望学生有“问题意识”。她也鼓励学生相互辩论、质疑,帮助同学们在“疑”中启思、“辩”中增智。

她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一个‘实然’或‘应然’的回答,同学们就会有一种获得感和满足感。而且,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碰撞,会让同学们的视角更加丰富,也更能接近真理。”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用原理来解释现象、用事实来验证理论的过程。最好的教学设计就是讲解的原理可以准确解释现象、所选的事实可以充分验证理论,但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以为的‘准确’和‘充分’,学生却不以为然,这就是教学中最大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王丽鸽认为,“因事”“因时”“因势”至关重要。

如何“因事”“因时”“因势”呢?王丽鸽先后在2018年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2019年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组织“参与式实践教学”,让同学们以自己的视角认识时代、认识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老师们往往苦于找不到那个‘最恰当’或‘最有吸引力’的案例,其实,教学中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时间不同、对象不同,案例的课堂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她建议,“老师要么选择‘正在发生的’,要么选择同学们‘正在迟疑的’,要么选择‘对比鲜明的、反差较大的’案例,才能提高‘吸引力’,增强‘说服力’。”

亲近为师  听诉为友

有为育人

她还记得博士毕业时请教导师“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导师告诉她,“伴随你走上讲台的,不只是授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待学生的态度。”毕业近两年来,她从一个“教学新手”开始,一直在不懈尝试、不断总结,努力探索“为师之道”和“育人之法”。

直到现在,她也没办法明确说出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但她非常了解自己读书时对老师的期望。所以,她不断反问自己“可否坚持做一个自己不排斥、不抵触、不厌烦的老师呢?”也许,这就是未来她对这份职业的角色期待。即便获得了学校20182019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她也依然觉得自己的探索还“在路上”。

王丽鸽从2018年春季开始上课,目前已经上了三个学期。今年,她又带了两个教学班。学生们都给了她“五星”鼓励,但她认为,真正的教学反馈,应该放在同学们今后的人生路上。如果她教给学生的东西能够在同学们迷茫、困惑、迟疑时给他们几分坚定和果敢,这才是教学最大的效果和收获。

“每个青年的成长,往往都是从一场‘模仿秀’开始,却上演了形式不同的‘真人秀’,起初源于榜样的作用,后来都化为自我前行的力量。”王丽鸽说,“我像一片叶子,自己不会开花,却乐此不疲的告诉别人怎样开花和结果。每次下课,都有学生和我分享或倾诉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点滴,有趣事,也有困惑,有时候我可以给出建议,有时候即便只是倾听也能让学生如释重负,这让我对做一名教师感到很满足!”

回顾两年来的教学经历,她感慨地说:“是学生的优秀,坚定了我站上三尺讲台的信念;是学生的优秀,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奋斗的姿态!在未来成长的路上,愿我们一起仰望星空、追求高远,也要脚踏实地、诚敬谦和。”(王晓刚 杨麒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