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6 期 / 第8版:致富经
大棚里种生态果蔬助民增收


五月以来,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镇信沟村的草莓进入成熟期,村里大棚内散发着甜美味道的草莓挂在绿色的茎根上,吸引着游客和城里人前来采摘。

种植生态草莓不愁销

一个周末的上午,在信沟村后的公路旁停着好几辆小车,客人有的拿着筐,有的提着篮,或是三五好友或是带着小孩前往大棚里采摘草莓。“这里草莓不用农药、无污染,自己采摘的又新鲜,带着小孩采摘草莓更是乐趣。”从城里带着孩子来采摘草莓的倾忠说道。

大棚里鲜红欲滴的草莓就像小灯笼一样,受光照的一面红的发亮,贴地面的白里透红,摘一颗咬下去,细腻滑润,水分十足。

“这段时间,在村里的十多个大棚里,每天都有前来采摘草莓的客人,特别是周末客人更多,村里的草莓根本不需要运到市场销售,成熟的草莓客人在大棚里就采摘完。”信沟村书记四郎彭措介绍道。

“今年草莓长势比去年好,每周可采摘两次,2分地的大棚今年收入3000元以上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多月才结束销售期,村民夏么太对自己的大棚草莓收入信心满满。

新产业群众收入倍增

世代种植传统农作物的信沟村民渴望着有限的土地能带来更大的种植效益。但地里生长的青稞、小麦、玉米、元根作物只能填饱肚子,靠传统种植带来好收益,谈何容易,只有改变方式调整结构。

2018年,县乡领导到与信沟村气候、土壤相似地区考察并请来专家论证后,认为信沟村能种植出口感好的草莓。信沟村当年便开始了草莓种植之路,四名村干部每户种植2分地大棚做实验,并获得了好的收益。

“在2分土地里种植传统作物一年可收入300元,可种植草莓收入差不多达到3000元,收入翻了10倍,调整种植结构后的效益明显,群众对调整产业结构充满信心。”驻村第一书记倾忠说道。

“只要科学管理,勤除草、勤修剪枝叶,控制好叶和茎的生长,掌握控制好大棚温度,就会取得好的收成。”来自泸县的驻村干部袁光良介绍说,目前村里的9户草莓种植户,都已掌握草莓的种植技术要领。

产业调整致富门路宽

种植草莓虽然经济效益好又不愁销路,但地处高原的乡城县市场小,大面积种植担心销路,在饱和状态下,今年信沟村在县里技术员的指导下,10户群众试种了大棚西瓜和水果番茄。

艳阳高照的六月,走进大棚敞开的试种地里,看见翠绿的西瓜藤上结着大大小小的西瓜,大的已拳头般大,小的也已鸡蛋般大小。一尺多高的绿色茎干植物上密密麻麻的结满了已成椭圆形的小番茄,十分诱人,驻扎在村里的农技员申兵介绍说,再等一个月,这些番茄和西瓜将能上市销售。

为发展种植业,增加群众种植经济收入,信沟村经多方考察多番论证,结合销售行情和距离县城近,地处国道旁的优势,决定在村里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县上在有着16户百姓的信沟村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建起了32个大棚,并开展种植技术支持和市场前景分析。

从种传统作物的粗放管理到种植新型作物的精细管理,种植管理的要求高了,但收入翻了倍,生活过得更好了,群众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好效益的信心更足了。村支部书记四郎彭措介绍,再过两年,村里户均都将有23个新型种植产业,群众增收门路将更加宽广。(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