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0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让技术扎根泥土,让成果惠及农户
——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探索农技推广新模式纪实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4年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凭借在科技助农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成功入选。

这支团队拥有33名成员,其中女性占比66.7%。他们长期坚守在眉山市乡村一线,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将课堂设在地里,探索出了政校企协同、产学研融合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

集成推广10余项栽培新技术

过去种水稻只靠经验,现在还得靠技术。眉山市东坡区种粮大户罗建敏对此深有体会。

2023年春耕期间,罗建敏计划种植1000余亩水稻,但移栽迫在眉睫时,自家稻田里的秧苗却大面积发黄。按经验喷药无果后,他立即求助四川科技兴村在线东坡区平台。科技厅四川科技兴村在线眉山市及东坡区平台负责人、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团队成员迅速启动省、市、县(区)三级协同机制,组织专家赶赴罗建敏的秧田问诊,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远程会诊。经联合诊断,确定为新型水稻病害。随后,专家开出精准药方,及时让秧苗转青,帮助罗建敏避免了10万余元的损失。

这样的案例在眉山市并非个例。多年来,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面向大众,主要提供集中技术培训、田间生产指导、田间问题诊断与解决措施、产业链对接等服务。数据显示,每年团队开展集中技术培训10余场次、田间生产指导1000余人次,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连续9年开展一优两高水稻生产竞赛活动,创新形成“1343眉山稳粮提质增收推广模式;团队从新品种筛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绿色种养生产模式探索3方面发力,9年累计完成400余个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40个优质高产品种,使区域优质水稻占比大幅提升;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236.68万亩,新增纯收益26.5亿元;集成推广10余项栽培新技术,开展多种绿色种养模式研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团队白天走村入户解决实际问题,晚上认真分析数据制定方案,周末奔走在眉山各区(县)为种植户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在2021年和2022年帮助解决了马克勤田间大面积死苗问题,2023年帮助解决张洋稻菌生产效益提高措施以及农户玉米、柑橘种植问题……

他们以科技赋能,有效实现农业种植减灾增效,助力农作物丰产丰收。

将课堂设在地里

让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在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的诸多工作实践中,培育农业人才也是关键一项。团队成员深入农业一线开展田间教学,让学生在真实农业场景中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种粮大户紧密合作,培养出一批杰出乡土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才活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尼泊尔农林大学携手成功培养三批留学生,促进农业技术与文化的国际交流……

跟着老师在田间地头分析土壤数据、研究农作物生长规律、解决种植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比课本上的案例生动得多。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学生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模式。这种真项目、真场景、真问题的教学改革,带动了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超过95%,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将课堂设在地里的实践,是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到田野间的丰收喜悦,一路走来,东坡农技推广科技小院正以科技之光点亮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林淼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