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8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彭山区:妇女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村民的事不能马虎,产业发展也不能落下。”近日,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双合村3组组长袁玉芳,在调解好两户村民的邻里纠纷后,准备到自家承包的柑橘园里查看果子的生长情况。袁玉芳表示,作为一名女性,要当好村组干部的确有难度。但家乡的振兴需要人,村上找到自己,就必须好好干。

双合村原本是市级贫困村。过去因地势偏僻、产业滞后,村里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勇汉往外闯,好女不嫁来”是双合村这个穷山沟的真实写照。

“原来的村组长年纪都大了,接班人很难找。” 双合村村主任刘泽均坦言,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号召下,“缺人”成为了制约双合村发展的一大障碍。但发展需要人,村务不能停。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初,双合村积极发动村里剩余劳动力,让妇女承担起了乡村振兴、村务治理工作的重担。8个村民小组有5个是女组长,袁玉芳就是其中之一。两年时间下来,效果逐渐显现,现在的双合村,已经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巾帼不让须眉,双合妇女顶起了半边天。”刘泽均表示,村里现在产业兴旺,尤其是柑橘产业,家家户户都在种,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这离不开小组长们的汗水和泪水。

“许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有钱的老板也愿意来这里投资了。”该村1组组长梁晓霞说,在她担任小组长的两年多时间里,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也越发的信任他们,自己心里很欣慰。

在梁晓霞看来,村里的事就是自己事,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就是解决自己的家事。之前,村里有个小孩因户口问题上不了学,为了让小孩顺利上学,梁晓霞前前后后说了很多话、跑了很多路给办妥了,如今,该小孩在眉山市福利院生活学习。“现在他个子长高了,人也越发精神。”这让梁晓霞很高兴。

“别看小组长权利不大,责任却很大。要想当好,十八般武艺样样不能少。”双合村党支部书记徐建说,要当好村子的管家,政策宣讲、环境治理、调解维稳等技能必须门门精通,不然基层的“毛细血管”就会被阻塞,村子自然也不能健康发展。因此,在双合村,女组长们不仅要拥有“热心肠”,还要化身“充电王”,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和改变的机会,这样才能继续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挑起“大梁”,发展好自己的家乡。

据了解,在妇女承担小组长工作的过去两年,该村共计新修村组道路20余公里,乡村主干道由2.5米扩宽到4.5米,并成功引进了5个投资上百万的有机种养农场和3个投资上千万元的农旅融合项目。现在,双合村有柑橘产业3000余亩,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6万元。

(孟飞 黎亮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