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快速育肥,是指在商品羊出售前,通过舍饲养殖并添加优质牧草进行催肥,以提高商品羊体重、屠宰率及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秋冬季节开展肉羊快速育肥,需抓住以下关键环节:
科学组群,选好育肥对象。育肥前,需先对羊只进行驱虫、灭癣、修蹄处理,再按年龄(老幼)、体质(强弱)、性别(公母)分群组群。其中,1~8月龄的羔羊生长速度最快,且以肌肉生长为主,选择断奶羔羊作为育肥对象,不仅能产出肉质优良的肥羔,还能获得更高养殖效益。
兼顾增重与效益,合理搭配日粮。舍饲育肥条件下,肉羊日增重最大化往往依赖高精料日粮,但日增重最高并不等同于经济效益最佳。生产中需根据肉羊饲养标准,结合育肥羊自身生长发育特点,确定饲粮组成、日粮供应量及补饲定额;同时结合实际增重效果及时调整,避免因过度追求高精料导致饲料成本飙升,反而降低收益。
做好舍饲管理,保障营养摄入。当气温较低,或草场、草坡、田间被冰雪封冻无法放牧时,需将肉羊转为舍饲育肥。饲喂以优质干青草或青贮饲料为主,每日搭配一定量的玉米、高粱、豆饼等精饲料,还可添加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既能提升饲料适口性,又能增加羊只采食量。让羊只在温暖的羊舍中吃饱、吃好、饮足,才能确保其快速生长、增膘长肉。
合理确定规模,避免盲目扩张。育肥规模通常影响利润多少,一般而言,合理规模下规模越大利润越高。但实际生产中,部分养殖户因盲目采购羊只、贪图规模,忽视了市场需求与自身承载能力,反而出现“规模大、亏损大”的情况。因此确定饲养规模时,需做好三方面评估:了解销售地肉类消费水平,据此对预售价格作出可靠预测;关注玉米、大豆等与畜牧业相关的农产品价格,其波动直接影响饲料成本;根据饲草、饲料的储备总量,确定育肥期长短与养殖批次。
在科学搭配饲草饲料的前提下,肉羊育肥期以60~70天为宜,具体时长可根据羊只膘情、体型大小及日增重速度调整;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育肥期最好不超过90天。(张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