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9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教育体系如何顺应时代需求?

当前科技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需求背景下,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才的要求日益突显,未来30年,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人才,当前的教育体系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1029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五届科学教育论坛上,来自高校、中小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未来科学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科学教育如何突破常规?

在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教育者们对科学教育重要性认识,必须给予一定的课时保障,这已经成为教育界专家的共识。但是科学素养的提升无法脱离当前教育体制的背景。

“如果科学教育不能上升为升学考试核心课程,不会引起学校管理的重视,如果设为应试学科,对学生的科学好奇心又是一种磨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兵指出科学教育面临的最大矛盾,“科学教育必须超越常规的学科教育方式,但又不能不考虑到当前教育体制的约束。”

“科学教育的问题可以与科研相提并论,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科学教育的定义、含义、方法上没有清晰的定论。”有专家表示,孩子们的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和后天应试教育而慢慢消失。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扭转这样的局面?政府各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所机构在顶层设计上应该形成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科学素养培养能力问题上,科学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知识点和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力。不少专家建议,吸引科学家群体纳入科学教育培养队伍中,促进科学教育资源转化到教育领域。

另外,当前各地区博物馆、科技馆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在科学素养提高中的真正作用。专家建议,就城市科普基地课程学习和科学素养培养进行系统调研,成为培养科学素质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科学教育为科技创新后备军奠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反映了我国基础科研领域教育短板。如何通过教育创新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后备军奠基?与会专家们纷纷提出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学副校长娄维义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指出当前我国学生的短板:责任担当缺失、兴趣未知、创造力薄弱和自信心不足,这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创新素养应该包含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健全的知识结构,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难培养的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的培养应该注重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独立人格的提升。(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