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青春献乡野 医术暖人心
——记内江市东兴区白合中心卫生院医生孙罗亮

孙医生,我老伴突然喘不上气了,你能不能来看看?初冬的清晨,内江市东兴区白合中心卫生院医生孙罗亮接到一通紧急求助电话后,抓起白大褂就冲出诊室,朝着几公里外的村庄奔去。这个1998年出生的年轻医生,用实际行动成为当地乡亲们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本土初心

从乡村娃到全科医生

孙罗亮的医者梦,萌芽于东兴区双桥镇元觉村的田埂上。小时候看到村里人生病后就医不便,就盼着长大后能在家门口为大家看病。高中毕业后,他如愿考入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课堂上深耕理论,在实验室锤炼技能。

2020年大学毕业后,孙罗亮选择进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3年间,他跟着导师辗转各个科室,从门诊问诊到急诊抢救,从慢性病管理到疑难病例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规培时最难忘的是参与危重病人抢救,每一次与死神赛跑,都让我更懂得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医生。他把每次实战都当作积累,逐步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为扎根基层打下坚实基础。

20238月,孙罗亮正式入职白合中心卫生院。这里是离乡亲们最近的地方,我的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无论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还是突发的急危重症,他都能从容应对。

乡野担当

做生命的就近守护者

以前村里有人突发重病,只能往城里送,路远不说,花钱还多。孙医生来了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治大病了!说起孙罗亮,村民们赞不绝口。随着卫生院检测仪器的完善,孙罗亮的专业能力有了更坚实的支撑,许多原本需要转诊的危重病人,如今也能在本地得到及时救治。

不仅如此,辖区居民人手一份医院联系名单。无论是深夜家中的紧急求助,还是赶集路上的突发状况,都会向医生或者卫生院打电话。只要接到电话,孙罗亮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处理危重病人虽然充满挑战,但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后健康生活,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他用专业与速度,为乡亲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大大降低了就医成本,成为乡村医疗最可靠的多面手

医者仁心

病榻上仍心系患者

命运的考验突如其来。今年1月,孙罗亮照镜子时发现脖子不对称,凭着职业敏感,他意识到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但当时卫生院患者络绎不绝,他每天接诊量居高不下,便把检查的事一再搁置。直到9月初稍有空闲,他才前往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后经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随即接受了手术治疗。

住院期间,孙罗亮的手机依然是热线电话。由于手术影响,他的嗓子无法发声,便找来纸笔,记录患者的咨询问题和处理建议,再由家人转达;遇到需要到院治疗的患者,他逐一叮嘱家人告知前往卫生院找其他医生对接,生怕耽误病情。患者信任我,我不能因为自己生病就断了他们的希望。病床上的他,心中牵挂的仍是乡亲们的健康。

10月初,身体刚恢复不久,孙罗亮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再次开始了接诊、查房、出诊的忙碌生活。虽然来卫生院的时间不长,但我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每天看到乡亲们健康的笑容,我才觉得安心。这个年轻的乡村医生,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从本土走出的乡村娃,到反哺家乡的全科医生;从规培路上的勤奋学子,到病后坚守的健康卫士,孙罗亮用青春与担当,用专业与爱心,在基层医疗的沃土上书写着动人篇章。(梁盛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