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数之联”召开新一轮融资发布会


本报讯 大数据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商业智能如何实现智能商业?如何发掘AI(人工智能)产业价值?1218日,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之联”)召开新一轮融资发布会。投资界以及大数据领域大咖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数据未来发展。

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大数据企业之一,“数之联”在会上宣布完成57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成都鼎兴量子领投,高捷资本、银杏谷资本、中科科创基金跟投,将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尤其是战略产品iCloudUnion云端大数据分析挖掘平台的升级迭代,并且在政府大数据、工业大数据、能源大数据和军工大数据等垂直领域持续发力。

发布会上,大数据如何与产业相结合成为当天讨论的亮点。近年来,AI是投资界追逐的热点,在不少投资人看来,AI产业就是未来投资的主要方向。鼎兴量子总经理马乐认为,AI产业的未来是现有技术和产业融合的时代。对于如何将AI与产业融合的问题,马乐说:“首先必须要与原有的流程深度结合,有行业的AI解决方案;其次要以调优降本增效为目的,人机协作;另外,要对关键领域提供决策支持;最后是场景空间的商业化设计要有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而对于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如何与法院相结合,数之联高级副总裁李俊良认为,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首先是实现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智能化。“审判领域是典型需要认知理解的领域,需要复杂的背景知识和前后文、上下文的推理。因此智慧法院就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众多创新集成在一起的法院。其中人是主脑,人工智能是辅脑,是辅助手段。只有人与AI以及流程的深度结合,才能实现智慧法院。”李俊良说。

“我们最大的困难是监管资源有限。全市的监管人员共有3000余人,而整个监管对象以10万~30万计,因此,食品安全需要寻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围绕如何将大数据与食品安全相结合的问题,成都市食药监局党组成员、食品安全总监蒲旭峰说道,“2016年我们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网络餐饮风险地图,对整个监管工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近年来,成都的食品安全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这都跟我们的监管系统分不开。”(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