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0 期 / 第8版:致富经
95后小伙种兰花有“钱景”

在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帽塘村,24岁的冷波是不少村民羡慕的对象:“这小子真是走了‘兰花运’,才24岁,产业就做到了上百万!”

有村民将冷波的成功归于“走运”,也有村民看到了他的努力,认为这是他“专心”的结果——

从头开始

喜爱成事业

冷波与兰花的结缘,还得从他的父亲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冷波的父亲就种过兰花。2005年和2006年,因受到经济气候影响,花市遇冷,父亲只好放弃种兰花。只是家里剩下的兰花并没有丢弃,任其自生自灭,而冷波也就在那时对兰花种植有了浓厚的兴趣。“种花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每天看到绿油油的花叶,闻到淡淡花香,能让人心情愉悦,忘却烦恼。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收入,是一项‘优雅事业’。”一谈到兰花,冷波就滔滔不绝。

2013年,高中毕业的冷波在选择就业时想到了花卉行业。然而,当冷波提出要重操父亲的旧业时,父亲慎重地说:“兰花无论市场还是种养技术讲究都很多,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旦失败就有血本无归的危险。光靠热情可不行,还必须要有耐心、细心和苦心。你可要想好了!”面对父亲的告诫,冷波毫不退却:“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此后,冷波把父亲余下的兰花重新整理,淘汰劣质品种,保留优质品种,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种植大棚。为了掌握更多的花卉种植知识,冷波不仅积极购置专业书籍自学,还到成都向一些行家请教,共同建立兰花种植群,保持联系。

认识兰花、了解兰花、辨别兰花、选购兰花……冷波就这样从头开始,以兰花为伴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精心呵护

积累成行家

创业后,冷波才算是对父亲的话有了切身体会。

一次,正当他养护的兰花开出花朵时,冷波突然发现刚买回来不久的两盆兰花有些萎靡,他以为是缺水,后来浇了水也不见好转,并且周围的十余盆兰花也相继出现了这种症状,他这才意识到是得病了。

冷波马上翻书查阅,拍图片到种植群里对比,请教行家,才确定兰花得了“茎腐病”。他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药物防治,但由于治疗时间偏晚,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可让冷波急得焦头烂额。随后,他采取强制措施,赶紧把感染病害的兰花整盆或者部分植株进行销毁,把疑似感染的兰花搬出大棚加以药物治疗,终于止住了病害蔓延。这次,冷波损失了2万余元。

后来,兰花病害也时有发生。冷波通过观察和不断总结、研究,发现兰花与其他植物一样需要具备抗病能力和适应性能,对发生的病害要早防早治。因此,他除了不断学习增强病害防治技术,还试着到山上去寻找野生兰花来进行培植,进一步提高兰花品质。在这样的努力下,近两年冷波种植的兰花基本没出现过病害。

从种植兰花以来,冷波就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兰花上。今年10月末的一天,他实在太累了,简单吃过晚饭就躺在床上睡着了。不到10分钟,冷波的未婚妻就听他说起了梦话:“不要把兰花放在裤兜里。”等他醒过来问,才知道原来他在梦里卖兰花。

破出难题

远销省内外

 “再珍贵、再稀有都必须卖出去才能变现。”冷波知道,任何产品都需要打通销售关。最初冷波将兰花拉到市场销售时却无人问津。内江、成都……冷波走了不少地方,但始终难以销售出去。这让他犯了难:“品种没问题,品相也不错,原因到底在哪呢?”

连续受冷,他不得不向业内人士讨教。原来,是他的兰花价位与顾客的需求有所差异,同时顾客对他难以信任,担心他是外地来的小贩。他赶紧作出调整,把品种、价位尽量放置在中低端上,只保留个别高端品种用于满足少数顾客。此外,他还广泛宣传,让大家逐渐认识了解他。

一年后,冷波在花卉市场逐渐有了一席之地,知名度和接触面越来越广。

现在,他拥有各种兰花5000余盆,还培育了铁皮石斛等100余盆。各类花卉从市内市场卖到了成都、云南、贵州等地,每年不算市场直接销售,光订单销售额就高达20余万元。

(本报通讯员 唐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