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9 期 / 第8版:副刊/墨香天府
三苏祠里好家风

 ● 刘友洪

我常常信步来到三苏祠,立于正殿前,“是父是子”的匾额常让我沉思,“是”在文言文中意为“这样”,“这样的父,这样的子”在我心中蕴含着一种传承。

穿过古色古香的纱縠行,仿佛沿着时光之河逆流而上,回到北宋仁宗时期,看到苏洵手执铁镐,将一株黄荆树苗栽植于自家井旁,不远处是他家的书房。

我绕着苏宅古井,观察着眼前这株穿越了千年的黄荆树。一截斗碗大小的枯死树桩,直立在那里,向世人昭示着它曾经遭受的苦难。离枯桩半米开外,一枝手腕粗的黄荆树跃出地面,以接近倒伏的姿势,远远地顶着一篷生机勃勃的树冠。在树干的前端,加装了钢制支撑架。此时,正值荆花盛开的季节,苗条的黄荆树向游人捧出缕缕幽香,一阵接一阵。别看它只有手腕粗,其实它已有数百年历史了。

据说一场战乱将三苏祠烧毁,这株黄荆树也未能幸免。但多年后在它的根部,又顽强地发出了新枝,并茁壮成长。它见证着三苏父子对后世的影响并被后人称道的历史。

当年,老苏为什么要将一株长不成材的黄荆树,植于庭院中呢?

黄荆,荆条结实,有弹性,古代常用它编织篼筐。它也是“负荆请罪”中的鞭笞之物,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它兼具另一种功能——教育孩子。因此,我从这株黄荆树中,不仅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也窥视到了苏氏的家风家训。

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的祖辈们都信奉“黄荆条下出好人”的教育理念。我们这一代人,谁小时候没挨过长辈的“黄荆条”?那种切肤之痛,至今记忆犹新。苏洵在庭院里植下黄荆树,就是要让子女们低眉抬眼,都能看到此物,也以此警示他们,不能因为年少贪玩而荒废学业,更不得目无礼数而造次非为吧。但是,“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苏轼《和子由蚕市》),豆蔻年华却调皮捣蛋的苏轼、苏辙,肯定是受过这皮肉之苦的,不然怎么会让年逾花甲的苏轼,还梦见父亲抽背《春秋》,深恐自己背不上来要遭父责罚,身如“挂钩之鱼”呢?但我也相信,正是因为有“黄荆条”的严厉和苏氏良好的家风家训,才成就了苏轼、苏辙后来的功绩,值得后世学习。

三苏祠内,像苏宅古井和千年黄荆这样,具有家风启迪作用的地方还不少。漫步橘园海棠园,可以试试能否发现“天石砚”的蛛丝马迹,进而联想苏家以砚传家的风采;仰望南大门那棵千年古榕,可以试试能否看见树上的鸟巢,进而联想苏母程夫人“不残鸟雀”的情愫;参观来凤轩,可以试试墙上能否找到三苏父子读书的身影,进而联想程夫人“勉夫勤学”和《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故事;游览东西厢房,可以试试能否发现当年“足陷”之地,从而联想程夫人“不发宿藏”的故事,找到苏轼“苟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的出处。

参观三苏祠,不自觉地接受了苏氏家风家训的熏拂,也让那些隐藏于高冷古籍中的传统文化,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三苏祠辟出专门场所,对苏氏家风家训进行专门展示。在式苏轩,常年设有“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即为“三苏家训家风家教”,详细讲述了“三苏”家族先辈对子孙后代,在道德、治学、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警诫,揭示了苏氏的良好家风,是苏氏父子“雄文直道”的根基,“笃行高志”的信念源泉,“锐于报国”的精神根基。这是全国首个以“三苏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展览。

在三苏祠,除了可以看到西蜀园林的精致以及川西建筑的韵味外,更可以从不同侧面接受教育的启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更推崇那块悬挂于飨殿正上方的中华名匾——“养气”。这里的“气”,不仅指“浩然之气”,更指苏氏良好的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