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1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古河镇:两项改革谱新篇,幸福村民更幸福

自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以来,宜宾市长宁县古河镇幸福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探索出一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之路,推动实现从省级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优化资源配置 盘活旅游发展

11月1日,笔者来到幸福村,看到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橡胶沥青路,村民缪友良正在蜀南花海景区除草……

“坐收租金,在家门口务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我们都很满意。”缪友良将自家的5.7亩土地流转给景区,流转费近3000元,空闲时还帮助景区管理,每月收入2000多元。“这一项一年就将近三万元呢。”

缪友良原是和乐村村民,其相邻的幸福村为省级贫困村,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七洞沟。“两村合并前各自打造了AAAA级景区,景区距离虽然近,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服务跟不上,所以留不住客人。”原和乐村党支部书记罗小海介绍,2019年村级建制调整后,幸福村与原和乐村合二为一,组成了新幸福村,并迅速整合旅游资源,明确发展方向,通过对外招商、对上争取,景区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娱乐项目也越来越丰富。如今,七洞沟和蜀南花海景区已形成游玩观光和互动体验相互补充的新发展局面,两大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较建制调整改革前增加了30%。

景区发展好了,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2020年,幸福村旅游总收入为6000万元;2021年,乡村旅游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截至10月,幸福村旅游总收入为7300万元,同比增长21%。

做强特色产业 提升发展质量

走进幸福村甘蔗种植基地里,秋风拂过田间地头,甘蔗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业主灌先林正和村民一起给甘蔗去掉多余的枝叶。

灌先林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前,灌先林先后办过煤球厂、开过大货车、经营过甘蔗批发等。在广西从事甘蔗批发生意时,他发现当地甘蔗产业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有效利用了闲散的土地,是一个助农增收的好产业。2017年回乡后,他着手土地流转,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不顺利,由于流转的土地分散在原来的和乐和幸福村两个村,他要挨家挨户去找农户谈,谈好了还要一家一家地结算付款,十分繁琐。“现在并村后,支付土地流转费很方便,村上统一召集村民年底一次性就结付了。另外村上也入股了我的甘蔗基地,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心。”灌先林十分高兴。

在村上的统一调配和帮助下,灌先林在新幸福村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甘蔗,产量可达300吨。同时,他还带动20多名村民参与甘蔗种植项目,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聚合组织力量 增强服务能力

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幸福村着力打造一支既有朝气又有才气、既有干劲又有闯劲的干部队伍。不仅积极动员、发展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等到村“两委”任职,上级还先后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以及选调生等到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以撬动班子活力为村上带来先进经验。

这两天,国家应急管理部选调生李慧慧正穿梭在田间地头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听取群众的所急所盼。“我会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任幸福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李慧慧表示,自己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为打造全域旅游幸福新村而努力。

两项改革后,幸福村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贫变富的蜕变,一个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配套齐全、发展后劲十足的新农村正在逐步形成。当前,幸福村以“全域旅游·幸福新村”为形象定位,充分盘活区域生态资源,推进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风、冬季养生的四季旅游,把幸福村打造为集吃、住、行、游、购、娱、康、体、疗为一体的旅游圣地,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幸福力量。

幸福村是古河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一个缩影。古河镇党委书记杜艾枚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市、县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1+28+1专项工作方案”的部署,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有机结合,总体谋划和统一推进,切实加强对上争取,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建设“灵韵山水,秀美古河”凝聚强大合力。(宋成均 杨亚兰)